我国推出海事与离岸能源计划(M&OE Industry Plan),争取在高增长领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为本地员工提供高素质的就业机会,推动我国海事与离岸能源业实现以生产力为主导的增长。
这项计划有四个策略目标。首先,到2030年,在全球签署累积开发超过50吉瓦(GW)离岸再生能源项目的新合同。
其次,在2030年以前,通过新建项目和去碳化解决方案,获得新订单以推动每年避免和减少至少25万吨(250 kiloton)碳排放,相当于路上减少3万9000辆车。
计划也致力于提高技能和再培训,目标同样是在2030年以前,创造和重新设计1000个工作岗位,培养能够在离岸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数码化和先进制造等领域,胜任新职务的专业人员。
通过新计划,我国海事与离岸能源业争取每年实现平均5%的生产力增长。
新加坡海事与离岸能源工业协会(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Marine & Offshore Energy Industries,简称ASMI),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SG)支持下,于星期一(2月10日)推出上述计划,由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在协会举办的年度CEO圆桌会议上宣布。
陈诗龙说,新计划阐述了新加坡的目标,我国要在2030年以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蓬勃发展的海事与离岸能源枢纽,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他指出,这项计划以2018年公布的海事与岸外工程产业转型蓝图为基础。“目标是通过在高增长领域的竞争中胜出,并为我们的员工提供高素质的工作岗位,推动产业实现以生产力为主导的增长。”
新计划将支持我国拓展海外市场的公司
包括中小企业和本地大公司在内,新加坡有超过1000家海事与离岸能源企业。陈诗龙认为,离岸风力发电以及海事去碳化解决方案,是这些公司可以抓紧的两大机遇。
单在去年,新加坡公司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争取到超过30个新的离岸再生能源项目。专长船舶改造及保养、维修和翻新服务(MRO)的公司,也已对日本和英国等市场输出相关服务。
海事与离岸能源计划也会为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加坡公司,提供相应支持。例如有意进军新市场的公司,可以借助企发局的企业融资计划(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和企业腾飞计划(Scale-up),获得资金、建立渠道和网络。
去年贸工部在拨款委员会辩论开支预算时宣布,五年内为海事与岸外工程领域注入约1亿元,帮助这个领域的员工和企业转型、提高生产力。去年,有关机构已经提供了大约1400万元。
陈诗龙说:“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努力,也是各个阶段累积的成果,包括第一阶段产业转型蓝图奠定的基础、最新宣布的计划,以及接下来更多的努力。”
新加坡海事与离岸能源工业协会主席郭少丰也说:“新加坡的海事与离岸能源业正处于关键时刻, 离岸再生能源和海事去碳化的需求,带来了新机遇。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创新、适应和建立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