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司税回扣和提高加薪补助幅度等2025年财政预算案措施,受访中小企业均喜闻乐见。不过,由于劳动市场长期紧张,有中小企业坦言,他们也关注未被本次预算案提及的外籍劳工税(foreign worker levy)相关举措。
清洁服务公司功夫帮手(KungFu Helper)业务发展经理颜家馨受访时说,公司对外籍劳动力的依赖性相对较高,若未来能有更多关于外籍劳工税方面的支持和明确指引,将有助公司的长期劳动力规划,更有效地管理人力成本。
为中小型服务业者提供AI销售与运营工具的企业Superbench联合创办人黄彦恺透露,公司也有聘请外籍员工的需要,但因为就业准证的收入门槛,公司唯有维持现有人力,才能避免进一步增加负担。
公司税回扣让中小企业可把资金转投业务发展
针对2025估税年公司可享50%公司税回扣,受访中小企业都认为,这能有效缓解它们的经营成本,让他们得以将资金转而用于业务发展和转型升级。
但也不乏企业指出,公司税回扣或许只解“燃眉之急”,提升员工技能和综合素养,才是保持竞争力的长久之计。黄彦恺说:“提升员工技能,才是确保企业保持竞争力和高效率的关键。”
颜家馨指出,加薪补助幅度的提升,也有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适应市场变化。
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声明中,政府宣布通过加强渐进式加薪补贴计划(Progressive Wage Credit Scheme)提高对雇主加薪额的补助幅度,把2025年对加薪额的资助比率从30%提高到40%,把2026年的资助比率从15%提高到20%。
中小企业关注人工智能运用
另一方面,受访中小业者也期待总拨款额最多1亿5000万的企业计算能力提升计划(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协助它们与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合作,获得人工智能(AI)工具和计算能力,以及专家的咨询服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商方案的企业Jumpstart Commerce总裁李崇国受访时说:“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不仅节省成本,也为我们这类中小企业提供机会,扩展规模和新市场,并构建一个能结合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创新、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
黄彦恺则说,许多中小企业仍对于哪些AI工具适合他们感到困惑,并对实际运用AI感到畏惧。“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投资以培养企业的AI素养(literacy),也希望看到更多针对生成式AI的教育项目和补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