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器人技术和数码科技,新加坡能源集团正提升着地下电力网络的维护方式,使例行检查工作更安全、更智能和更高效。

当邓靖楷(46岁)准备进入地下隧道时,他会戴上配有头灯的安全帽,穿上防护背心和安全鞋。他还会携带呼吸急救包和对讲机——这些都是他在检查电缆隧道时的必备装置。

作为新加坡能源集团(SP Group)隧道维护团队的一员,邓靖楷和同事需步行长达6公里,检查隧道是否存在任何异常。这位新能源的技术人员说:“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拍照并记录位置,然后在当天整理成报告。”

巡检工作十分费力,对体力要求高。然而这样的工作形式即将成为历史,一切得归功于具备高科技的新“同事”——SPock。邓靖楷也有份协助训练这个新“同事”。

SPock其实是一只配备了视频摄像头和热成像仪的智能狗,能够独立穿越隧道,实时发现缺陷并记录报告。智能狗目前只在一条隧道中进行试点,不过常规且至关重要的操作将随着SPock的出现彻底改变。

机器狗SPock可以自主导航检查较老旧的电缆隧道,提供及时和精确的反馈,例如隧道内是否有渗水或照明等问题。(图/新能源提供)
机器狗SPock可以自主导航检查较老旧的电缆隧道,提供及时和精确的反馈,例如隧道内是否有渗水或照明等问题。(图/新能源提供)

邓靖楷指出:“维护团队可以减少在隧道检查中的体力劳动,专注于其他任务,如关键的维修工作。”

延伸阅读

技术员提升为无人机飞行员 变电站维护工作如虎“添翼”
技术员提升为无人机飞行员 变电站维护工作如虎“添翼”

“这只机器狗在维护安全方面也是个得力助手,它帮助提高我们的应急能力。如果隧道里发生紧急状况,当应急小组赶往现场的同时,机器狗可作为第一反应者(无需有人在场),评估情况并提供实时更新。”

这只机器狗甚至能够检测到维护人员肉眼不易察觉的异常状况。

“通过热成像仪,它可以看到沿墙面较冷的区域,这或表示有裂缝或水分的存在。我们无法总是用肉眼清楚地看到墙面上由水分形成的沉积物,因此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隧道维护的质量,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邓靖楷解释道。

新能源把安全事项视为首要考量,公司致力于在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安全风险的同时,保持高标准的网络可靠性,并利用数码科技来提升任务和流程的效率。作为电网运营商,新能源可以在运营中进一步推广这个技术。

新能源估计,随着SPock的广泛部署,每年将节省480个小时的隧道巡检工时。这与其他隧道内配有的自动检查车辆相辅相成,提高监控隧道状况的能力。

自2023年参与该项目以来,邓靖楷已掌握了测试和部署这只机器狗的技能。目前,他是另一个项目团队的成员,负责监督设备的更新、升级和创新,包括提升隧道安全和运营效率,这对确保电力输送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借助新技术实现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工作

对邓靖楷和团队来说,SPock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个提升技能、获得算法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知识、以及磨练数据分析技能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新能源集团的竞争优势。

“我一直是个‘科技迷’,我的上司们也都很支持这个项目。这鼓励我们不断突破极限,安全高效地增加价值。”他分享道。

配有摄像头的机器狗在地下电缆隧道穿行,系统可实时追踪,确保检查工作既全面又高效,隧道维护团队也可以直接下载SPock生成的报告。(图/新能源提供)
配有摄像头的机器狗在地下电缆隧道穿行,系统可实时追踪,确保检查工作既全面又高效,隧道维护团队也可以直接下载SPock生成的报告。(图/新能源提供)

为了训练机器狗,团队为它的系统加载了各种有缺陷的图像,使它能够通过机器学习识别这些缺陷。接着,他们像导游一样,带领SPock穿过隧道,帮助它绘制空间地图并学会独立导航。

邓靖楷透露:“我们对SPock进行了大量的场景测试,比如在墙上泼水来模拟渗水,看看它是否能够完成任务。”团队甚至设置一些假的缺陷来测试SPock的侦测技能,像玩高科技版的“大家来找茬”游戏一样,让它反复练习。

在整个项目中,团队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仔细分析不同的报告,并为遇到的每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邓靖楷开玩笑说:“这就像给SPock制定了一个职业发展计划。我们希望它保持敏锐,不断进步。”

未来,一旦SPock完成检查,隧道维护团队可以直接下载SPock生成的报告,远程评估它所发现的问题,并迅速规划后续行动。这样一来,团队无需再进行常规的实地检查,从而腾出时间专注于其他关键任务,如维护数据分析,让工作更顺利、更高效。

“SPock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它展示了数码科技如何帮助我们实现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工作。”邓靖楷补充道。

点击这里,了解新能源集团的职业发展机会。

【本文由新能源集团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