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发展为了在科学园通道71号建造私人住宅,申请将商业园用地改为住宅用途,推出私宅项目“风之林”(Lynden Woods)。这也是科学园里首个私宅项目。

在这项目中,凯德发展(CapitaLand Development)还反其道而行,向市区重建局提出申请把总容积率(GPR),从4.1降至2.9,一反一般发展商争取更高容积率的做法。

风之林位于科学园里 价格未必便宜

受访学者和分析师说,科学园与市中心私宅性质不同,因此较低容积率和楼层的私宅项目反而更理想。另外,私宅价格取决于项目的特质和地点,即便风之林位于科学园里,它的价格未必会便宜。

凯德发展是新加坡科学园(Singapore Science Park)的主发展商和运营商。它计划在科学园通道71号,建造一栋24层楼,340个单位的私宅项目——风之林。项目原本的容积率为4.1,但凯德发展近日向市建局申请降低容积率至2.9。

在一般情况下,容积率越高意味着发展商可以盖更高的楼,建更多单位。因此在改建项目时,发展商往往都会向当局争取更高容积率。像凯德发展这样申请调低容积率,属于相当罕见的情况。

延伸阅读

凯德携手微软和工商联合总会 利用人工智能加速业务转型
凯德携手微软和工商联合总会 利用人工智能加速业务转型
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快 S-REIT或受益
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快 S-REIT或受益

高建筑在科学园区不受欢迎

针对申请调降容积率一事,凯德发展发言人在回答《联合早报》的询问时说,由于不再需要原本预留作为服务道路的部分土地,在并入已规划的项目后,土地面积从0.7公顷增加至1.03公顷(1万零300平方公尺),总容积率得相应调低。

发言人强调,住宅项目的总楼面面积(GFA)和可建筑单位数量保持不变,私宅的原有设计与构想也不受影响,仍然按照计划进行。不过这意味着,风之林的买家能享受到更宽敞的公共区域和设施。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教务长讲座教授程天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发展公寓需要为设施和开放空间预留土地。“鉴于建筑覆盖面的限制,可能无法达到4.1的总容积率,除非建造非常高的建筑,但与市中心不同的是,高建筑在科学园区并不受欢迎,因此,2.9容积率会更理想。”

程天富举例说,科学园附近的鑫悦府(Normanton Park),最高楼层也是24层,但项目的土地面积更大(6万1400平方公尺),容积率也只是2.1。

科学园目前面临其他商业园竞争

据记者观察,在市区重建局网站,不时会看到政府部门或发展商,提出更改用途的申请。另外,政府每五年审查发展总蓝图的时候,也会根据未来用地需要、实现特定地区的规划愿景而做出土地用途或容积率更改。

合登集团(Huttons)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受访时说:“一般来说,土地用途更改是为集体出售铺路,也可以是因为发展商决定重新发展所持有的资产,而要求更改用途。”

他跟着指出,近年更改用途的地段包括:商住两用的加东商业中心(Katong Plaza)改建为酒店、裕廊东裕冰坊(JCube)从原先的商业用途,改为一楼有商业空间的住宅项目聚鼎(J’den)。

程天富说,房地产发展商一般会申请为“褐色地段”更改用途,如增加总容积率和更改用途,或是两者兼具,再重新发展为更高密度的用途。

褐色地段一般指那些已经发展工业或商业用途,但遭弃置、使用不足、或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地段。

宜迪产业咨询(ETC)总裁沈振伦告诉《联合早报》,科学园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前后相对成功,目前面临其他商业园,如纬壹科技城(one-north)、丰树商业城(Mapletree Business City )的竞争,租赁倍具挑战。

根据裕廊集团(JTC)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商业园的空置率达22.1%,比第三季21.2%,高了0.9个百分点,也比2023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沈振伦说:“总的来说,发展商希望达到地段的最高和最佳用途。在科学园建造私宅,不仅能让居所更靠近工作场所,也使发展商更有信心,在科学园营造有利于零售的环境,因为人流能支持餐饮业生存。”

科学园靠近金文泰 价格具竞争力

至于在科学园区里的私宅价格定位,沈振伦说并不见得会便宜,因为商业园用途地段的地契是60年,要发展私宅便必须延长地段地契年限,发展商因此必须支付一笔不动产增值税(betterment levy)。

他也说:“私宅的价格取决于项目的特质和地点,由于风之林地点靠近金文泰,因此价格还是具竞争力。在科学园买房地产的多是对租赁市场有信心的投资者。” 

李思德说,士岭坡(Slim Barracks Rise)原是白色地段,在改为住宅用途后,当地的私宅价格与市场走势相符,买家反应也不俗,所以可以期待其他项目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