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超市三足鼎立,过去数年面对盈利挑战的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近期把业务脱售给马来西亚零售集团,接下来的竞争格局将如何改变?
受访分析师和学者认为,由于新业主在马来西亚超市行业奠定了基础,可依靠规模效益来拉低价格,接下来大众化的平价超市领域竞争会加剧,或能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让消费者从中获益。
分析师也认为,虽然我国超市行业已接近成熟阶段,但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新镇,超市业者还有不少机会开新店,势必会努力抢占先机。
上星期一(3月24日),马来西亚零售集团Macrovalue以1亿2500万元,向DFI零售(DFI Retail)收购超市品牌冷藏公司(Cold Storage)和巨人超市(Giant)的本地业务,引起广大消费者关注。
创办于2022年的Macrovalue,两年前收购了马国的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业务,卖家同样是DFI零售。
冷藏公司系列超市面向较高端的细分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平价精品超市(Fairprice Finest)和一些特色超市如Meidi-Ya(日本产品)、Le petit dépôt(法国)和Carecci(意大利);专攻平价市场的巨人超市的竞争对手是职总平价超市(NTUC FairPrice)和昇菘(Sheng Siong)。
更多超市产品会进入新加坡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刘光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Macrovalue由于向供应商大批量采购,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进货。他们现在还有自己的产品来源,这些产品在新加坡买不到。因此,本地消费者可能会看到更多新产品组合进入新加坡。
Macrovalue在马国经营的超市中大多是巨人超市(38家),刘光前因此估计超市的产品组合可能多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即价格低廉,物超所值。他预期更多新产品会进入本地巨人超市,而不是冷藏公司系列超市。
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机构BMI食品与饮料高级分析师杨宇航受访指出,巨人超市表示希望专注于必需品,如鸡蛋、鸡肉和蔬菜,这些是从海外市场(包括马来西亚)大量进口的。
Macrovalue在马来西亚的现有业务及供应链,有助他们以更优惠的价格向消费者转售产品。他说:“这点具吸引力,因为通货膨胀压力给新加坡消费者带来压力。”
不过,辉立证券研究主管周冠龙提醒说,Macrovalue从2023年才开始经营超市。相比下,昇菘已经营40年了。“决定将更多资金投入新加坡超市行业,并不意味Macrovalue会成为更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管理密集型行业,很难用单一产品或创新来颠覆,规模和执行才是竞争优势。”
Macrovalue是私有公司,不公布财报,针对《联合早报》询问也表示不便披露马国业务盈利。
去年第四季本地冷藏公司和巨人超市刚转亏为盈,全年估计仅盈亏平衡,没赚什么钱。DFI零售不披露各别领域具体盈利。
昇菘去年净利增长2.6%至1亿3750万元,净利润率达9.6%,这在超市零售行业中算高水平。
平价集团(FairPrice Group)2023年净利达2亿2095万元,扭转前一年亏损,净利润率算下来为5%。平价集团旗下包括了超市、便利店、食阁、咖啡店等业务。集团2024年报还没出炉。
星展分析师沈利勤说,超市行业向来竞争激烈,除了三大业者外,还有百美(Prime)、好超市(HAO mart)、福星(U Stars)、宏茂(Ang Mo)和福田(Fortune),较高档和面向细分市场的则有Little Farms、Don Don Donki、Medi-ya等,思家客也在扩展业务。
平价类型超市迎来更多竞争
刘光前认为,平价市场竞争会加剧。冷藏公司过去几年几乎没有盈利,表明大部分盈利来自平价细分市场。“此外,自家品牌(house brand)消费增长表明,消费者更注重价格。”根据尼尔森的一项调查,去年95%的杂货消费者购买了超市自家品牌。
DFI零售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现在冷藏公司和巨人销售的Meadows自家品牌,还会继续。
刘光前还认为,Macrovalue可能会把巨人迷你(Giant Mini)模式引入新加坡,争夺便利店市场份额。便利店的利润率比超市来得高。
周冠龙则认为,高端超市会迎来更多竞争,可改善利润率的空间也更大。
Macrovalue创办人之一林跶镪日前表示,新加坡人希望消费升级,他计划提升超市的服务来吸引他们。他也表示,会引入更好的酒类、奶酪等产品。
刘光前说,接下来Macrovalue可能会把冷藏公司开在更具战略性的高档地区。
人口增长和新镇发展 超市有机会拓展
尽管竞争激烈,杨宇航认为,新加坡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登加和榜鹅等新镇的发展,让超市有机会扩展到这些地区。
除了人口增长,沈利勤说,国人购物习惯从传统巴刹转向超市,带来更多超市发展空间。去年建屋局推出17个店面招标,是过去五年的近三倍。今年来已推出八个店面招标,包括新建和腾空的单位,结果尚未公布。
他预计今年超市消费增长3%。周冠龙预计增长2%。
虽然超市行业接近成熟阶段,杨宇航预计,行业将实现强劲增长,“随着经济复苏,大型连锁超市将通过引入其他服务如洗衣、照相和送货上门,来提升同店销售。”
除了产品范围、价格和门店地址,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说,消费者会看重个性化服务和实惠的价格。
刘光前说,更完善和个性化的奖励计划是未来发展方向。奖励计划能追踪顾客的购买习惯。在人工智能支持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情况下,忠诚度奖励计划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奖励措施,吸引他们更频繁购物。这也为超市提供方向,以便根据客户不断变化的偏好调整产品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