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部风险不断增多,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公开市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新加坡在管理资产中,17%配置为私募市场,居亚太地区之首。尽管股票、固定收益及债券仍备受青睐,但市场人士认为私募市场将越来越“吸金”。
北美信托(Northern Trust)发布的2025年全球资产所有者同行研究报告显示,在本地的受管理资产中,29%配置于股票、固定收益及债券。
亚太区域市场的受管理资产中,新加坡的股票配置最低,澳大利亚以55%最高,紧跟在后的是新西兰(38%)、香港(35%)。固定收益及债券方面,本地受管理资产的配置仅次于香港(30%),逊色于我国的依次为澳洲(23%)、新西兰(22%)。
北美信托今年首季调研采访全球180名资产所有者,他们来自外包首席投资官、多头基金、养老基金和家族办公室等,旗下管理资产少于10亿至超过5000亿美元不等。
亚太88%资产所有者投资私募市场
研究发现,亚太区域有88%资产所有者投资私募市场,超越北美洲(86%)、中东和非洲地区(83%)。其中,新加坡受管理资产的私募市场配置为17%,远超新西兰(14%)、香港(11%)、澳洲(9%)。
北美信托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主管莱昂(Leon Stavrou)指出,大型或中小型机构对私募市场资产的配置并无不同,说明私募市场具备广泛吸引力。
莱昂星期四(4月10日)在线上说明会上说:“亚太区域受管理资产的私募市场占比突出,可能是区域内主权和养老基金,更熟悉、更愿意投资私募市场。不过因地而异,一个地方的公开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转向其他资产。”
在新加坡,商业房地产是最多投资的私募市场资产,70%占比与澳洲齐平、在亚太市场最大。本地受管理资产在私募市场配置的资产,50%为住宅房产和基础建设,40%为私募基金和私募及其他信贷。
莱昂答复《联合早报》记者询问时说:“私募与公开市场在某程度上关联性较低,能有抵御不稳定或波动的防护作用。私募市场具备长期性、通常缺乏流动,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像公开市场那样买卖。”
因此,莱昂认为私募市场已成为基金管理波动、在较长期实现平滑收益的有力工具。
现金在受管理资产的占比,我国和香港皆有18%、新西兰占比17%、澳洲占比11%,可见这项资产在各市场的配置相对平衡。
新加坡为亚太市场中最看重流动性经济体
根据研究报告,80%新加坡资产所有者认为,流动性在时下越发重要,是亚太市场中最看重流动性的经济体。其次是香港有60%、新西兰与澳洲各有40%,近三分之二的全球受访者也都越来越重视流动性。
莱昂说:“另类资产配置较高者,更可能重视流动性。原因显而易见,一些资产本身就具流动性,45%持有现金者也投资衍生品。这或许可以解释现金配置为何偏高,因为追加保证金、降低交易对手风险,都需提供抵押品。”
同样的,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的波动,将推动市场添加缓冲的渴求,资产所有者就会希望高效管理旗下资产流动性,确保他们妥善履行义务,在资产管理中也创造阿尔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