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月非石油国内出口增长放缓,并低于市场预期。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及中美关税战升温背景下,我国正评估关税政策影响,可能调整出口预测。同时,多名经济师大幅下调全年出口预期,有者预测出现萎缩。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星期四(4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非石油国内出口(NODX)增长5.4%,涨幅较前一个月的7.6%有所收窄,低于市场预期。彭博社和路透社此前收集的经济师预测,分别为13.6%和14.1%。

与去年同期相比,3月的电子产品出口增加11.9%,涨幅高于前一个月的6.9%。其中个人电脑、磁盘媒体产品和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121.4%、35.7%和6.5%。

非电子产品出口同比上扬3.8%,较前一个月的7.7%涨幅收窄。船舶结构、非货币黄金和药品对非电子非石油出口增长贡献最大。

出口市场方面,新加坡在3月对台湾、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出口增加,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则减少29.4%。

延伸阅读

分析:药品半导体为我国对美重要出口 关税影响或加剧
分析:药品半导体为我国对美重要出口 关税影响或加剧
全年增长预期下调至零到2% 我国经济技术性衰退风险浮现
全年增长预期下调至零到2% 我国经济技术性衰退风险浮现

关税战冲击市场 经济师下调全年预测

企发局说,当局正积极评估关税政策影响,可能调整出口预测。企发局此前预料今年增长1%至3%。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指出,有指数显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在3月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贸易谈判在进行,部分关税措施可能削减,但目前市场已受到冲击,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显著下滑。

许俊杰将我国今年非石油国内出口的预测从增长1.5%大幅下调至萎缩4%,并指出若90天暂停期限届满后关税进一步升级,我国出口恐面临更大下行风险。由于特朗普政府或推进对半导体与药品课税的计划,这些行业面临更大风险。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也将全年非石油国内出口预测,从原先的增长2%至4%,下修至萎缩1%至增长1%。她指出,尽管第一季非石油国内出口同比增长3.3%,但这主要受关税公布前的提前出货所带动。

她说:“去年同期基数高(出口水平较高),下半年出口走势恐怕更加疲弱,预计将转为同比萎缩。若全球贸易紧张持续,且谈判陷入僵局,情况恐进一步恶化。”

贸易布局以中美为主 我国面临较邻国更高风险

新加坡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师颜圣充则将出口预测从增长2%下调至零增长,并称风险倾向下行。他指出,鉴于新加坡对全球贸易高度集中于中美与亚细安市场,我国可能会比邻近经济体承受更大的冲击。

他预计美国下半年将基准关税再提高10个百分点至20%,这对新加坡的机械运输设备、化学制品与其他制造业产品造成显著影响。

颜圣充也提到,尽管我国仍拥有货币与财政政策空间缓冲外部冲击,但若形势持续恶化,当局需推出更多财政支持,以稳住整体经济增长动能。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蔡学敏和李顺荣则预计全年非石油国内出口增长在1%左右。他们认为,出口在下半年可能转为萎缩。不过,90天关税暂缓期的第二季期间,出口或获得短暂提振。“由于各国制造商正赶在这段窗口期抢单出货,我国或可受惠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需求上升。”

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前已于星期三(16日)大幅下调全年全球商品贸易预测,从3%降至仅0.2%。它警告,若不确定性扩大,2025年全球贸易可能萎缩1.5%,经济长期产出也料减少高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