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一尘不染的景点和街区,是新加坡的名片之一,让全世界访客啧啧称道。这“花园城市”的整洁市容和瑰丽园景,离不开众多环境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
在本地创立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BNL,是新加坡整洁市容的守护者之一。在第二代接班人带领下,这家企业正迈向更具活力与人情味的发展之路。
“小时候,在学校遇到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是我见到过最善良可爱的人,他们给我留下了很多温馨的回忆。现在,我希望能把这份温馨的熟悉感保留下来。”
BNL公司的二代掌门人利兴章近期接受《联合早报》专访,在回想对这个行业的初印象时如是说。
利兴章以人为本 带领BNL转型
心系这份温情,肩担家族企业重任,七年前利兴章从父辈手中接过BNL,致力于将“以人为本”融入公司日常运营。在他看来,和外界惯有印象不同的是,实际上,环境服务是一个须要与人打交道的行业。
创立逾30年的BNL,起步于传统清洁服务行业。后来,基于业务之间的协同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业务扩张至景观服务和废弃物管理。利兴章说:“这三种业务实际上紧密相关,通过业务协同,我们就能为客户们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BNL的业务足迹遍布新加坡多个知名地标,为诸如滨海湾花园、樟宜机场、万态野生动物世界(Mandai Wildlife Reserve)等人气场所提供环境维护服务。
正如他记忆中的那些温馨时刻,利兴章希望员工在外工作时,也能代表公司向外界传递他所看重的那一份温情与友善。这个观念在冠病疫情期间得以被进一步深化。
四年前,一场疫情让全世界按下暂停键,业务停摆成为本地许多中小企业的噩梦,也是BNL成立以来最艰巨的挑战之一。利兴章说,公司许多业务在当时都被迫停摆,甚至有外籍员工被困在工人宿舍,寸步难行。
当时,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境况下,公司决定投资于数码化转型和员工培训。得益于政府支持,他们获得补助推进这一转型。如今,公司已实现“无纸化”办公,显著改善办公环境。
利兴章表明,公司为员工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掌握所需技能和知识,紧跟行业发展和创新趋势。
在完成转型后,利兴章还积极鼓励公司倾听员工的反馈,确保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作为家族企业的第二代经营者,利兴章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谈及七年前刚加入公司时,利兴章坦言他也有过倍感压力的时刻,但得益于公司内经验丰富的“老将”倾囊相助,以及他父亲在必要时作为顾问为他提供建议和支持,如今他已成长为能够在谈判桌上“叱咤风云”的领导者。
利兴章说:“以前有段时间,我一度不确定自己在做什么,经验也不足,身边人懂得都比我多。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日复一日的会议,来巩固需要的业务与管理知识。”
承压成长 利兴章凭使命感引领家族事业
利兴章说,作为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他难免承受外界的关注与期待,必须迅速成长以应对重任。他不否认,在重压之下,唯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才能迎头赶上。“幸运的是,我拥有一个坦诚的团队,以及经验丰富、深耕行业多年的管理层,愿意耐心解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回想在踏上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之前,利兴章也曾探索过不同的职业方向。令人意外的是,修读经济学专业的他,却因热爱健身与攀岩,曾短暂投入健身教练的行业。
直到受使命感的驱使,接手家族公司后,他才意识到是时候去挑起更大的重任了。
他说,过去担任健身教练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唯有帮助他人变得更好,自己才能与他们共同成长,这一点对企业经营同样适用。“这也是我加入家族公司的动力之一,我希望看到公司发生变化,也想帮助公司适应这个变化。过程或许艰难,但也会很有趣,这会支持我继续走下去。
利兴章认为,自动化和永续发展或能给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例如,运用能提高环境服务工作效率的机器人。但他强调,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不会取代人类,反而能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缓解老龄化等发展趋势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他说:“冠病期间,我们行业认识到自动化的重要性,相关技术也开始迅速发展。机器人在这个领域的使用可能会很广泛,因为它们在晚上或白天都能帮忙打扫。因此,我很期待未来五到10年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