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亚太地区商业房地产交易总额达363亿美元(约477亿新元),同比增长20%,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增长。新加坡的交易额同比上涨16%至22亿美元。

全球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JLL)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亚太地区跨境投资额达到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而新加坡是亚太地区跨境资本的最大来源地。

报告也指出,尽管利率不断攀升,但除了工业和物流业,大多数房地产行业都取得增长。海外投资者主要瞄准办公楼、物流和住宿资产。

全球资本在日本进行最多收购,包括办公楼和零售房地产;而新加坡投资者对投资海外的办公楼、物流设施和酒店资产感兴趣。

日本以137亿美元交易量领先

从整个亚太区域来看,日本是最活跃的市场。在办公室强劲需求,以及东京和大阪租金上涨的带动下,交易额达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为五年来最高水平。

延伸阅读

经济前景不明朗 首季大宗房地产交易下跌24%
经济前景不明朗 首季大宗房地产交易下跌24%
去年房地产业交易活跃 第四季增长3.5%
去年房地产业交易活跃 第四季增长3.5%

韩国位居第二,交易额受债务成本下降和办公室租金上涨推动,增长58%至68亿美元。澳大利亚则是在央行降息的提振下,交易额增长30%至39亿美元。

新加坡的交易额同比上涨16%至22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高收益资产上。受房地产投资信托和仓储行业需求推动,印度的交易额达13亿美元,同比激增219%。

大中华区方面,香港交易额从低点反弹,同比增长49%至11亿美元。中国大陆的交易额同比下滑33%至38亿美元。

高收益和低租赁风险资产成投资首选

仲量联行亚太资本市场首席执行官柯尔(Stuart Crow)认为,亚太区商业地产投资持续增长,证明该地区拥有能够吸引全球资本的强劲基本面。

不过分析指出,在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投资者会变得谨慎,更倾向于选择收益较高、租赁风险最小的收益型资产。

柯尔说:“虽然关税引发的短期市场波动可能会让投资者暂停大宗交易活动,但那些看长远、寻求稳定收入来源和较高收益率的房地产投资者继续配置弹性资产,因为这类资产相对不受短期波动影响。我们认为亚太地区将是跨境资本流动的受益者。”

私人资本持续进军房地产市场

报告也指出,除了私募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也在稳步推进商业房地产领域的布局。

过去10年,在全球商业地产直接交易中,有超过1.5万亿美元的交易额来自私人买家,亚太地区占其中的21%。

单是亚太区域,私人投资者累计投入超过3000亿美元,资金主要集中在澳洲、日本和香港等市场。

按投资类别来看,办公楼是私人投资者在亚太地区的首选,约占全部交易活动的43%,其次是零售和物流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