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动党以65.57%的得票率赢得大选,获得强有力委托,分析师指出,第15届政府面对国内和全球层面的诸多经济挑战,预计要在提供短期经济援助,以及经济增长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长期目标当中取得平衡。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副经济师陈功壮在一份报告中说:“这一次的选举,是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公众担忧生活费,以及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举行。这些问题是连任的行动党政府面临的关键挑战。”

星展集团高级经济师蔡汉廷认为,在日益具挑战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中,预计行动党政府会在提供短期经济援助,以及经济增长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长期目标当中取得平衡。

“2025年大选中,除了生活费外,就业是关键议题之一,因为2025年及以后的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严峻。”

蔡汉廷认为,新一届政府主要关注应对由美国引发的全球关税上升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新加坡经济韧性工作小组已经强调了这点。

延伸阅读

盖茨基金会将在新加坡设办事处 推广改善本区域民生解决方案
盖茨基金会将在新加坡设办事处 推广改善本区域民生解决方案
尚达曼:大选落幕新加坡是赢家
尚达曼:大选落幕新加坡是赢家

第一季我国人力市场已走软,整体就业增长是2021年第三季以来最缓慢的,失业率相比去年底也稍有上扬。

为了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加剧的负面影响,蔡汉廷预计政府将为企业和工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优先考虑资源较少、限制较多的本地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从事商品出口的企业。

针对中小企业的短期支持可包括改善现金流和融资、管控人力成本。至于毕业生和成熟员工面对的挑战,政府可能提供培训计划,并加强安全网应对裁员。

晨星研究团队认为,我国政府会继续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缓解家庭对于生活费上涨的担忧。最近几年的预算案包括针对消费税、碳税调高,以及通胀压力提供现金补助,此外政府也继续投资于研发、人工智能、金融业和洁净能源,不过晨星预计这不会对我国的公共财政可持续性带来风险。

美国银行证券:政府可能在7月推出财政政策

美国银行证券研究团队预计,政府可能会在7月推出较长期的财政政策。

新加坡的每届政府要在任期内保持财政平衡,每一届任期从第一场国会会议开始。美银团队指出,如果对我国的财政规定理解正确,预计政府会在第一场国会会议前推出更长期的措施,以动用这一任政府所累积的财政盈余,从而避免在现阶段动用储备金。而根据以往排期,美银预计第一场国会会议会在7月举行。

美银指出,这些长期措施或许会归类为捐赠基金和信托基金(Endowment and Trust Funds)的填补,以供未来使用,年长员工就业补贴(Senior Employment Credit)是一例。

另一家国际信评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大选结果预计不会影响新加坡向来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方针,惠誉刚在4月再度确认新加坡的AAA最高评级,展望为稳定。

花旗集团经济师吉伟正也说,大选结果表明,新加坡不会向民粹主义倾斜并面对随之而来的财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