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少且贵,相对于土地较廉宜的柔新经济特区,过去五年的平均价格差距达96%,本地制造商在彼岸设厂就更符合经济效益。然而,不是所有土地都已转换为工业用途,本地商家买地须要承担一定风险。
另外,柔佛的住宅市场正面对滞销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近3000个未售单位,须要至少三年才能完全消化。
马来西亚国家房地产资讯中心(NAPIC)的数据显示,马国工业房地产的价值去年增长12%,达46亿令吉(约14亿新元)。
高力国际(Colliers)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则显示,新加坡与柔佛的工业用地的五年平均价差达96%;去年,新加坡的平均尺价达192元,而柔佛工业用地的中位数尺价为89元。
高力国际亚洲房地产咨询主管高文星(Govinda Singh)受访时说:“除了柔新的土地价差具吸引力之外,本地裕廊集团的工业用地续约存在不确定,而马来西亚则提供较长租约,投资者投入大笔资金后,想要获得的是一定的确定性。”
橙易集团(OrangeTee Group)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受访时说,一些制造商或会直接投资于供自己使用的厂房和物流空间,而发展商则有机会在这些自用的工业房地产区内,建造现代化的现成设施,以满足二级市场。
马来亚银行房地产总监张豹威受访时也说,由于特区的税务优惠措施,工业房地产的需求预期会增加。工业化活动增加也会带动细分领域,如物流和制造中心的发展机会。
经济特区共设九个旗舰区,各区将开展针对性的经济活动,但一些重点打造制造业的土地,并未正式从农业土地转换为工业用途。
部分地段仍未转换为工业用途 购入或存风险
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驻新加坡公使级参赞(Minister Counsellor)维诺坦(Vinothan Tulisinathzan),日前在由马来亚银行与新加坡产业发展商公会(REDAS)联办的柔新经济特区房地产研讨会上说,投资者必须知道,外国人一般不能投资马来西亚的农地,目前,不是所有的地段用途已经转换为工业用途,转换用途的过程需时12个月。
新加坡制造商总会会长陈展鹏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时说,由于购入未正式转换用途的土地存在一定的风险,他并不建议这么做。然而,制造商往往迫于现实,有时不得不承担一些风险。
“一些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要购入价格便宜的土地,而是土地的位置。虽然一些地段是农业用地,但位置非常优越、非常中心。”
陈展鹏也提到,已经正式完成更改土地用途的地段不多,而且地点未必理想、价格也不便宜。由于大家对特区的兴趣浓厚,良好位置地段必须尽早确定,因此一些制造商愿意承担风险。
至于哪个旗舰区的工业房地产潜力会更好,高文星说,经济特区已划定所要吸引的制造商种类,选择会受限,但一般来说,取决于个别公司的运营和生产模式,若要把货物运回新加坡,靠近大士和兀兰关卡的地段会较抢手。
近3000个住宅单位滞销
在住宅方面,NAPIC发布的去年第四季数据显示,柔佛有近3000个住宅单位滞销。 根据NAPIC定义,房地产滞销指的是那些开盘销售后九个月还无法卖出,并且已经完工、也获得完工和合格证书的房地产。
张豹威指出,滞销住宅多在超过五年前竣工,以中国买家为目标,但因为中国实施资本管制而没有兑现交易。那些少于三年的单位占滞销住房总数不到3%。
孙燕清说,由于投资成本低,许多新加坡人对投资柔佛房地产仍有兴趣,尤其是那些为退休购买第二个住所的买家;但其他的买家仍然谨慎,尤其是寻求高收益资产的投资者。
高文星说,滞销单位须要三年至五年去消化,而柔佛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萌芽期,从主要从事发展到开始资产交易,须要约10年的时间才能推动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