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本星期达成协议,暂停贸易战,决定大幅下调关税,并维持90天的“休战期”。这个初步进展来得比本地企业预期的更快,且关税下调幅度超过了预期。本地制造业者受访时说,许多同行正在加紧调整物流策略,并提前运输原定于6月至7月发出的货物。
有业者说:“之前很多同行的货物都被暂时滞留在仓库中,直到提货、出库或销售时才支付关税,目前大家都抓住这一窗口期,尽量将货物提前发运。”
谈判进展快于预期 企业原本预估月底才见成效
他们认为,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比设想的要快得多,许多企业之前预计,至少要等到本月底才会有实质性的谈判成果。
不过,受访的制造业者普遍认为,90天的“休战期”结束后,他们预计中美两国间的关税可能还会上调,预计会进一步增加10%至20%左右,但不太可能再次达到100%以上。
新加坡制造商总会总裁麦荣良说,货运代理商(freight forwarders)报告的订单量确实有大幅上升,但企业将原本被延迟的货物提前运输只是一种“战术应对”,并非“战略考量”。
麦荣良受访时说,制造商总会建议会员企业针对不同的关税情境做好规划,分别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并尽早预订货运与仓储容量,以规避旺季期间的附加费用。同时,也可考虑利用新加坡的保税仓储设施作为风险对冲。
他还建议,在可行的条件下,企业还可以尝试通过新加坡广泛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将部分敏感零部件通过亚细安地区转运。
航运协会:休战虽暂定局 但不确定性仍高
新加坡航运协会(Singapore Shipping Association)主席杨蕴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虽然“关税休战”给业界带来了暂时的确定性,但90天之后的不确定性仍然令人担忧。
“作为航运枢纽,新加坡航运和物流生态系统的发展,有赖于稳定和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这次‘休战’,也给中美两国共同促成更加规则化的贸易环境提供了一个契机,这也是航运业所乐见的。”
然而,由于关税调整只是暂时的,中美贸易谈判的未来依然不明朗,杨蕴慈预计,航运商提前运输货物的趋势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以避免关税或成本再度上升的潜在影响。
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ASME)会长洪煜认为,企业在提前出货时也要考虑到关税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他在受访时指出,鉴于关税政策和未来谈判形势可能发生变化,企业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最新动态,及时对冲风险。
运费或上扬 托运人抢搭90天窗口
在运费方面,挪威海空运费率分析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师桑德(Peter Sand)指出,由于跨太平洋贸易的平均运输时间为22天,因此托运人会利用这90天的窗口期,尽可能将更多货物运往美国,这可能给航运价格带来上行压力。
他补充说,由于此前中美间的货运量骤减,承运商已将大量集装箱运力部署到其他航线上,因此恢复运力须要时间,托运人可能需要在短期内支付更高的运费。
桑德认为,从长期来看,运费可能会延续特朗普“解放日”关税政策宣布前就出现的下行趋势。尽管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已经大幅下降,但仍有30%的关税存在,这对一些低利润商品企业的运营仍有影响,集装箱运输需求可能因此继续承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