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银行中小企业指数自上个季度萎缩后,今年第二季重回扩张区间。不过,仍有近六成受访中小企业对下半年前景持保守态度。面对美国持续加码的关税政策和外部需求走弱,中小企业复苏基础依旧脆弱。

根据华侨银行星期三(7月16日)发布的最新《中小企业指数》报告,中小企业指数在第二季上升至50.5,高于第一季的49.9。

指数高于50意味中小企业处于扩张,状况良好;低于50则意味萎缩,业务状况欠佳。

报告也显示,企业收款与付款同比分别增长5.8%和4.5%。

这个指数是基于华侨银行10万个中小企业客户的交易数据编制而成的,这些企业的年营收均不超过3000万元。

延伸阅读

雇用三分之二劳动人口 “企业应变计划”着重补助中小企
雇用三分之二劳动人口 “企业应变计划”着重补助中小企
61%企业面临通胀压力 数码化转型成增长关键
61%企业面临通胀压力 数码化转型成增长关键

华侨银行环球商业银行业务总裁高体良认为,第二季的改善可能只是由于提前出口造成的暂时波动。

他说,提前出口是出口导向型行业改善的最大领先指标,尤其是制造业和批发贸易。“未来是否还会有更多提前出口,目前难以预测。”

另外,在参与调查的1600家中小企业中,57%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情况将维持不变或进一步恶化。

高体良认为,本地中小企业最主要的顾虑来自关税不确定性与全球贸易秩序尚未明朗。尽管新关税生效期被延至8月1日,许多关键细节仍未敲定,导致企业难以对供应链做出战略调整,只能采取观望态度。

业者:企业面临进口成本上升与消费力减弱双重压力

保健品公司Elixir Botanica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庄清运受访时指出,企业仍面临进口成本上升与消费力减弱的双重压力。她在受访时指出,继消费税分阶段上调至9%后,“我们被迫更仔细地揣度产品定价”。供应链不确定性和进口成本持续走高,是制约下半年展望的重要因素。

庄清运也说,公司同样面对工资支出上涨对营运利润带来的挤压,目前正采取更精简的团队配置,以维持运营效率,同时控制成本。

根据华侨银行分析的12个主要行业中,有九个出现扩张。其中,批发贸易表现最佳,为51.3;制造业在消费品带动下回升至50.6;建筑业受建筑材料和投资公司拉动,指数上扬至50.3。餐饮业也从上季的49.6反弹至50.6。

然而,资讯通信科技行业已连续三年处于萎缩区间,第二季指数为49.3。数据处理与软件开发、资讯科技顾问服务仍因跨境业务成本上升而承压,约五成营收来自海外的企业将面临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与此同时,教育行业延续颓势,整体指数为49.7。课外补习班博思书院(Greatminds)创始人兼校长李宏珉告诉《联合早报》,更多家长选择“把钱花在刀口上”,相较于游泳等兴趣班,科学和语言类的“刚需”课程更受家长青睐。同时,教育行业也极受学校考试和假期安排影响,“第三季或许会回弹,但第四季往往会萎缩”。

不过,报告也指出,柔新经济特区带来中长期契机,区域供应链重组、新兴消费市场崛起,有望成为本地企业下一个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