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局连续五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推动美元上涨,美元兑新元汇率回升到1.29以上。美元有望取得今年来首次月度涨幅。
分析师认为,美元可能继续走强,上半年“看跌美元”的主流市场趋势或许扭转。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星期三(7月30日)在记者会上指出,实施适度约束性的货币政策看起来是合适的。虽然更高关税税率对一些商品价格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步显现,但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整体影响仍有待观察。
美元兑新元星期四(7月31日)攀升到两个多月来的最高,截至傍晚6时30分报1.2975。其他亚洲货币也多数走软。美元兑欧元和日元也都升值,欧元兑美元回跌到1.15以下,美元兑日元接近150水平。
美联储的鹰派态势冲击亚洲股市,区域股指星期四多数下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1.08%,上海、香港和深圳股市下跌超过1%。
韩国股市因美韩的贸易协定而逆势上升,日本股市因日元走软上涨1%。
分析:美元料走强 新元升值空间不大
东方汇理财富管理(Indosuez)亚洲首席策略师陈达德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市场认为美联储语气鹰派,他预计美元会走强,新元升值空间不大,意味本地利率三个月新元隔夜利率(SORA)不会再显著下滑,年底预计达1.8%水平,和目前相近。
华侨银行投资策略常务董事华素梅农(Vasu Menon)受访时说,美联储决定暂不降息,9月是否降息的不确定因素,令市场风险偏好情绪有所降温。
“目前缺乏明确的降息前景,加上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削弱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导致本地股市今日承压。”
安本东南亚多元资产投资方案主管王雷沙玛(Ray Sharma-Ong)指出,美联储的政策取向,需要与美国贸易政策结合来看待。亚洲股市短期可能面临美国利率和美元强势的阻力。然而,如果亚洲各国能与美国达成双边贸易协议,这些压力可能会被抵销。
他预计美元维持强势,因为未来几个月,与关税相关的价格压力可能会出现。此外,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可能就关税达成协议,有助于市场更有效地消化美元的影响。
三菱日联银行(MUFG)资深货币分析师温镇全指出,美联储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对市场而言,更关键的是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所传达的坚定鹰派立场。这一立场盖过了会议中两名理事的反对意见,这是美联储30多年来首次出现两名理事在会议中持不同意见的情况。
另一方面,美国科技股Meta和微软的强劲业绩提振美股,亚洲时段美股标普500期货已上涨1%,有望再创新高。
百达资产管理公司多元资产联席主管拉姆吉(Shaniel Ramjee)说,做空美元和美国是市场上最大的押注之一,而美元的全面回升可能会令看跌美元的这个趋势戛然而止。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克雷格(Kerry Craig)认为债市收益率上升、美元走强反映市场对美联储偏鹰立场的重新定价。他说,9月降息的门槛较高,或需劳动力市场显著恶化及政策副作用进一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