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刚经历“鬼月”淡季,本地7月、8月新私宅供应仍支撑市场,推动第三季整体私宅价格环比上涨1.2%,高于前一季的1.0%,是今年最大涨幅。这是私宅价格连续四个季度上扬。
分析师普遍调高全年私宅价格涨幅预测,认为全年私宅价格涨幅可达3%至5%。不过有分析师提醒,不可忽视宏观经济放缓和政府推出新一轮降温措施等风险。
市区重建局星期三(10月1日)公布预估数据显示,第三季非有地私宅价格上涨1.1%,高于上一季的0.7%。其中,核心中央区(CCR)涨幅最大,环比涨2.4%。
其他中央区(RCR)非有地私宅价格涨0.4%,扭转前季1.1%的跌势;中央区以外(OCR)价格也涨1.0%。
有地住宅价格则上涨1.4%,涨幅较第二季的2.2%放缓。
ERA产业总裁朱泳强指出,新私宅集中推出带动买气,推高私宅价格与销量。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则认为,组屋提升需求和部分买家担心错过房价上涨机会,同样推升私宅需求。
核心中央区新私宅销量创2010年以来季度新高
就细分市场,核心中央区在第三季一扫多年的低迷。 据买卖禁令(caveat)数据,截至9月30日,核心中央区第三季售出近900个新私宅单位,创2010年以来季度新高。
第三季推出的核心中央区新项目包括傲杰嘉苑(UPPERHOUSE)、罗奥湾(The Robertson Opus)、嘉溪绿苑(River Green)和滨海景苑(W Residences Marina View)。
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新加坡及东南亚研究部主管黄显洋指出,买家愈发肯定核心中央区私宅的长期价值,今年以来这一地区价格涨幅明显跑赢其他地区,首三个季度涨幅达6.3%,显著高于其他中央区的1%和中央区以外的2.4%。
另外,随着核心中央区新项目增加,合登集团的统计显示,价位介于250万元至500万元的私宅交易有所上升。
不排除有新一轮楼市降温举措
由于下来新私宅供应稳定叠加低利率环境,将继续支撑下一季市场,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调高全年预测。
戴德梁行把全年私宅价格同比涨幅预测,从2%至3%上调到3%至4%。瑞联 (橙易-宜迪) 集团(Realion (OrangeTee & ETC))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也说,发展商会借当前势头加快推出新私宅的步伐,全年价格涨幅可达3.5%至5%。
不过,莱坊(Knight Frank)研究部主管郑卫铭提醒,宏观经济风险不可忽视。经济增长放缓与就业市场趋弱,可能削弱部分家庭的购买力。“潜在买家虽然仍对市场有兴趣,但谨慎的意味正在加深。”
私宅价格的强劲走势,引发对政府出手推出调控房价政策的担忧。政府刚在7月上调卖方印花税(SSD)期限及税率。多名部长强调,私宅价格涨幅虽有趋稳迹象,政府仍会继续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向,并在必要时调整政策。
麦俊荣说,自2018年7月以来,私宅市场大概每两年半左右就会推出降温举措。“私宅需求激增和持续价格上扬,可能促使当局在未来数月内考虑推出新一轮降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