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融合趋势,正持续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而这两种颠覆性技术的融合,未来有望在能源、生物医学、气候预测等应用领域大放异彩。

英伟达(Nvidia)人工智能技术中心全球主管施忠伟博士,近期在2025年全球量子峰会(World Quantum Summit 2025)的讨论会上,发表上述看法。他说,量子融合AI技术将有助于开发新型绿色能源,例如实现绿色能源转型所需的更高效太阳能面板等。

资料显示,量子计算的运算能力,能帮助提升预测太阳辐射的准确性和速度,进而更精准地预估光伏发电的发电量,有助提高太阳能储能效率和电力公司调度效率。

施忠伟说,在量子力学的启发下,AI算法过去几年取得显著进展。“某种程度上,量子计算与AI技术是相互促进的,以后可能会有一种混合模式,一部分运算由AI解决,另一部分则是量子计算负责。”

亚太物理学人才投资不足

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量子研发软件工程师马丁内斯(Bruno Aznar Martinez)则在会上提出,现在量子技术发展阶段如同两年前的AI,仍然面临瓶颈,其中一大挑战在于物理学。

延伸阅读

新工大英伟达人工智能中心 未来三年培训逾200AI人才
新工大英伟达人工智能中心 未来三年培训逾200AI人才
财经人语:1000亿美元转来转去 英伟达绑定OpenAI为哪般?
财经人语:1000亿美元转来转去 英伟达绑定OpenAI为哪般?

“就硬件而言,如果我们想要有更多的量子比特(Qubit,量子信息计量单位),就得投资材料学,提供更合适的同位素,为晶片提供更精细表面。”

本地量子技术起步公司RAQS Quantum的总裁科杜瓦尤尔(Raghunath Koduvayur)表示认同。他说,物理学是促进量子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是当前亚太区对物理学人才投资仍然不足。

他说:“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后来却大量转向工程和电脑领域,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状况稍好一些,但欧洲等地已经投资了很久。未来,亚太国家需要开展更多合作,否则会很难赶上这波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