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变化的经济格局中,贸易与关税不确定性,已超过通胀与人工智能等趋势,成为影响企业最严重的风险。

为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亚太超过25%企业涨价、裁员,以及将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市场。其中44%消费品业者通过涨价以转嫁关税成本。 

根据GLG格理集团一项美国关税及贸易政策对亚太企业影响的最新调查,有89%受访企业认为,贸易与关税不确定性对企业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是影响企业的最严重风险。排在其后的企业风险有:供应链不稳定(75%)、 地缘政治紧张(69%)和通货膨胀/原材料成本(63%)等。

报告也指出,亚细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提高了产品售价,逾四成实行裁员,以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风险。

GLG的调查覆盖300多家对美出口的亚太企业高管,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以及50家美国进口商。

延伸阅读

IMF: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放缓 贸易风险将加剧
IMF: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放缓 贸易风险将加剧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根据报告,中国和越南所有受访企业均称政策不稳直接冲击业绩,新加坡亦有92%企业承压。分行业来看,汽车和航空航天业最为脆弱,83%企业预期收入受负面影响。

企业涨价以转嫁关税成本

美国特朗普政府曾指出,关税政策将迫使外国企业为维持竞争力而降价,从而“自行消化关税成本”。

但调查显示,企业普遍不愿承担这样的额外成本。尽管预期盈利将受压,它们更倾向通过上调售价转嫁关税,甚至不惜牺牲部分市场份额。

GLG调查也发现,51%日本出口商和26%亚细安出口商已上调产品价格;亚太44%消费品和35%工业机械、设备和零件业者通过提价应对关税。

贸易紧张也波及就业与投资。42%亚细安企业和46%中国企业在过去一年裁员以应对冲击,其中重工业首当其冲。

GLG认为,这一趋势值得警惕。因为这显示企业心态正从观望转向主动应对,普遍视市场动荡为“基本不可逆转”的新常态;在投资层面,企业策略也从“推迟或暂缓”转向“减少或搁置”。

汽车和航空航天业调整 亚细安或成最大赢家

受不确定性干扰,亚太企业加速优化供应链与制造布局。超过半数消费品、食品和农产品出口商,已将市场重心转离美国。

近六成汽车和航空航天出口商,已经或计划转出美国市场。GLG认为,亚细安有望成为这轮调整的最大赢家,因为这些企业中超过半数倾向在亚细安设生产基地。

此外,66%的中国出口商在物色新的销售和营销重心时,视欧盟(83%)和亚细安(71%)为首选目标。

与此同时,亚细安企业正加速“去美国化”战略转向。约八成的亚细安受访企业计划调整销售及生产布局,向非美国市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