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在东南亚的数码经济版图中迅速扩张,相关起步公司数量已超过680家。除了企业积极采用AI技术以提升生产力和营收外,东南亚的AI起步公司在过去一年间也共获得约23亿美元(约30亿新元)的融资。

淡马锡东南亚区总裁兼亚洲区科技与消费投资总裁霍伟雄在星期二(11月11日)宣布,由谷歌(Google)、淡马锡(Temasek)与贝恩(Bain)联合发布的2025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时,做出上述表示。

东南亚AI起步公司 七成位于我国

报告显示,东南亚六国目前已有超过680家AI起步公司,其中约七成(495家)位于新加坡,凸显我国作为“区域AI枢纽”的地位。

在被问及淡马锡所投资的AI起步公司时,霍伟雄告诉《联合早报》,淡马锡会鼓励这些企业到新加坡发展,但不会作出强制要求。

“若企业希望区域化或全球化发展,往往会选择在一个具备完善基础设施、人才资源丰富,并能促进创新理念的生态体系中发展。我认为,新加坡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

延伸阅读

芬兰人工智能公司Miracle进驻我国
芬兰人工智能公司Miracle进驻我国
华侨银行蚂蚁国际合作 在印尼推出嵌入式金融服务
华侨银行蚂蚁国际合作 在印尼推出嵌入式金融服务

不过,东南亚AI起步公司在过去一年,共吸引约23亿美元融资,全球占比仅约2%,与东南亚国内生产总值的4%占比略显不相称。

报告还指出,在东南亚投资AI需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状况。这个地区的平均工资仅相当于美国的5%和中国的36%,因此当地AI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必须能适应这些实际情况。

此外,得益于电子商务复苏、餐饮配送接近盈利、零售媒体(retail media)的崛起,以及随着二维码系统广泛采用而趋于成熟的数码金融服务,亚细安10国的数码经济可继续增长,2025年的商品交易总额有望增至3050亿美元。

今年东南亚数码经济的总营收预计将增至990亿美元,同比增幅14%。若聚焦亚细安10国,数码经济整体营收或达1000亿美元。

视频电商总成交额 料占整体电商25%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直播带货浪潮兴起,视频电商(video commerce)增长显著,2025年总成交额预计在整体电商中的占比达25%,这一比例在近三年增至原来的五倍。

由于视频“带货”的进入门槛并不高,采用这一方式的卖家数量今年同比将攀升80%,或高达300万家以上。

不过,由内容创作者推动的视频电商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报告显示,目前各国各品类的前10大卖家,平均可贡献约20%的品类交易量。

谷歌东南亚区副总裁查达(Sapna Chadha)指出,“直播带货”显然是视频电商中表现最突出的模式之一,东南亚排名前1000的内容创作者,每月平均进行约30场直播。

谷歌东南亚区副总裁查达 (Sapna Chadha)指出,“直播带货”显然是视频电商中表现最突出的模式之一,东南亚排名前1000的内容创作者,每月平均进行约30场直播。(林娉莹摄)
谷歌东南亚区副总裁查达 (Sapna Chadha)指出,“直播带货”显然是视频电商中表现最突出的模式之一,东南亚排名前1000的内容创作者,每月平均进行约30场直播。(林娉莹摄)

贝恩亚太区合伙人霍普(Florian Hoppe)认为,视频电商的成功在于真实性和引发共鸣,观看者会认为这些内容提供的穿搭或美容建议是触手可及的(accessible),由此便促成了商业机遇。

至于AI生成视频是否会影响“直播带货”的竞争格局,他受访时说,人类的创造力仍会很重要,因为无论是什么内容或风格的AI视频,首先都需要有人类提供的剧本或指令。

贝恩亚太区合伙人霍普 (Florian Hoppe)认为,视频电商的成功在于真实性和引发共鸣,观看者会认为这些内容提供的穿搭或美容建议是触手可及的,由此便促成了商业机遇。(林娉莹摄)
贝恩亚太区合伙人霍普 (Florian Hoppe)认为,视频电商的成功在于真实性和引发共鸣,观看者会认为这些内容提供的穿搭或美容建议是触手可及的,由此便促成了商业机遇。(林娉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