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在于发现机遇,更在于塑造机遇,并产生持续影响。新加坡将继续培育这种精神,让本地企业家创造价值、激励他人,从而巩固社会与经济根基。
主管贸易关系的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一(11月10日)晚上出席年度企业家奖(The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Award)颁奖礼时,发表上述观点。这场颁奖礼由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和新加坡扶轮社联合举办。
13本地企业家获颁年度企业家奖
年度企业家奖今年迈入第35届,本届主题是“全球思维,心系本地”(Global Mindset, Local Heart)。13名获奖的本地企业家中,八人获成就企业家奖,五人获新兴企业家奖。活动上也公布了两奖项的总冠军。
傅海燕致辞时指出,在互联互通的经济环境下,新加坡企业须增强实力、拥抱可持续发展,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这也是当前政府经济策略检讨和创业委员会的重点之一。
获成就企业家奖总冠军的拉马钱德兰(Srikanth Ramachandran),创立了专注户外媒体解决方案的幕菲沃斯(Moving Walls)公司。他自公司创立起就秉持“创新无国界”的理念,积极建立跨市场影响力,业务遍布四大洲七个市场,有效降低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餐饮业者石斑王鱼汤(King Grouper Fish Soup)联合创办人张义是新兴企业家奖的总冠军。公司疫情期间以平价鱼汤小摊起家,并发现市场存在售卖优质鱼肉的商机。短短四年间,公司依托自有渔场,成为经营60家门店的连锁品牌,同时是国际高端石斑鱼产商和分销商。
企业家奖筹委会联合主席、中小企业商会执行理事会成员陈劲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国际化是新加坡中小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走之路。“无论你觉得自己准备好了没,现在都该开始国际化。”
商会启动海外专业服务中心 助企业拓展业务
商会注意到,本地中小企普遍缺乏“合作出海”的思维,习惯单打独斗,也对出国闯荡的概念比较陌生。与此同时,复杂的商业环境也阻碍它们拓展海外业务的步伐。
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会长洪煜透露,商会已在越南胡志明、中国上海等地启动专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提供协作出海支点,并计划扩展至更多国家。
这个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由本地八个专业协会组成,除商会外,其他伙伴包含会计、税务、法务机构,旨在帮助企业不仅“走出去”,还能“站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