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服务业、食品、零售和其他商品等价格增幅加快,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率从9月份的0.4%,增至10月份的1.2%,超出市场预期。
经济师认为,核心通胀率此前已触底,而强劲的经济增长或继续助涨物价。经济师普遍预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26年会维持现有货币政策立场,但也不排除通胀继续超出预期后,明年末收紧的可能性。
金管局和贸工部星期一(11月24日)发布最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包含住宿及私人交通费用在内,10月份整体通胀率从9月份的0.7%,增至1.2%;主要是因为私人交通价格的加速上涨。
环比来看,核心通胀率10月为0.5%;整体物价环比则没有变化。
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费用的核心通胀,是金管局主要关注的物价指标,决定货币政策走向。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说,10月整体与核心通胀率高于此前预测的0.9%和0.7%,也凸显为何金管局要在7月与10月暂停宽松货币政策周期,还可能会在2026年1月维持不变。
“尽管目前金管局无须重新采取紧缩政策,但一方面,地缘政治发展带来的供应冲击可能加剧通胀,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和原油价格比预期更疲软,也可能带来下行风险。”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蔡学敏认为,如果通胀升温超出预期,也不能排除金管局在2026年末收紧货币政策,转向(让新元)更强劲升值的倾向。
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蔡汉廷则指出,我国10月整体与核心通胀率,已分别创下自今年1月、202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但均低于2%,仍处于可控范围内。
医疗保险费同比大增14.5% 推动医疗价格指数10月涨幅达4%
蔡学敏指出,10月通胀意外升温主要是受医疗保险、度假支出和拥车证(COE)价格上涨推动。
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医疗保险费同比增长14.5%推动下,医疗价格指数10月涨幅达4%;其次是交通费上涨3.4%,食品餐饮价格涨幅为1.2%。
蔡学敏还说,部分行政服务未来几个月价格或有所上涨,例如巴士票价在12月27日涨价约5%。此外,2026年会实施更高碳税,以及对机票征收新的可持续燃料税等,也会继续支撑通胀。
“需求方面,更强劲的经济增长、利率下行和信贷增长,可能会推高消费价格。”
林秀心也注意到,金管局的报告未提及国内劳动力市场降温,反而是预测随着生产率恢复正常增长,私人消费增长将保持韧性。
分析:需降低对2026年预算案的预期
金管局和贸工部文告指出,我国进口成本预计未来几个月会继续下降,但速度或会放缓;但当前通胀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包括地缘政治发展带来的供应冲击等影响,可能会导致部分进口成本突然上升。
此外,当局指出,国内暂时抑制通胀的“行政因素”,未来几个季度料继续减弱。
林秀心说,这意味旨在帮助本地家庭应对通胀压力的财政措施,如邻里购物券,可能逐步减少,“可能需降低对2026年预算案的预期”。
林秀心预测2026年整体和核心通胀在1%到1.5%之间,略高于金管局预测的0.5%至1.5%;蔡学敏则认为明年核心通胀率会达到1.1%,整体通胀达1.2%。
金管局预测2025年全年核心通胀率为0.5%,2026年料升至0.5%至1.5%;今年整体通胀率预计平均为0.5%至1%,明年为0.5%至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