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国际援助减少,以及部分区域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兴趣降低的背景下,全球慈善基金会也出现迁移趋势,新加坡与瑞士是两大主要目的地。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全球慈善事业服务部主管柯睿思(Christoph Courth)星期五(11月28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推动这股趋势的关键力量,来自全球财富结构的代际更替和下一代高净值捐赠者的崛起。

追踪超级富豪动向的研究机构Altrata最新报告也显示,到2040年,X世代占超高净值人群的占比,从目前的25%增长至近45%,千禧一代和Z世代占比,将从仅8%上升至35%。

瑞士百达针对150名18岁至25岁年轻财富继承人的调查显示,他们最关注的议题依序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不平等及冲突。这与上一代偏好的教育、医疗及艺术文化等议题截然不同。

柯睿思也观察到,近年亚洲潜在捐赠者对气候议题,尤其是海洋生态议题的兴趣也明显上升。

延伸阅读

早人物:桥水创办人达利欧评估投资有三标准 他给新加坡打满分
早人物:桥水创办人达利欧评估投资有三标准 他给新加坡打满分
盖茨基金会将在新加坡设办事处 推广改善本区域民生解决方案
盖茨基金会将在新加坡设办事处 推广改善本区域民生解决方案

柯睿思说:“年轻一代关心的是全球性议题,因此不再需要把基金会设在资助项目的所在国。” 此外,他们往往比上一代更国际化,与新加坡来往较频繁,自然也愿意将这里当作潜在目的地。

新加坡的吸引力,也来自强而稳定的治理体系、清晰的监管框架、成熟财富管理业和完善的捐赠税收优惠,以及本地慈善与非营利生态近年快速崛起。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财富规划南亚主管韩玗珍补充说,当局致力将新加坡打造为区域慈善中心,这对国际基金会来说是很重要的吸引力。

新一代捐赠者转向“使命一致投资”

柯睿思也指出,年轻一代捐赠者正要求基金会投资策略转向“使命一致”(mission-aligned),把企业经营、投资组合、慈善与个人影响力视为一体,整体考虑资产,更重视可衡量的影响,而不只是每年捐出的一小部分。

他解释说:“过去他们父辈的做法,比如基金会每年捐赠5%支持气候与生态多样性,剩下的95%用作其他投资。但现在年青一代会质疑:若剩下的95%投资在破坏生态的领域、与基金会的使命相悖,那5%捐赠的正面影响也会被抵消。”

在基金会管理方面,他强调称职的管理人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条件并非投资绩效,而是与基金会在价值观上的对齐。此外,关键考量还包括具备私募资产经验、开放架构、良好声誉以及在私人市场中经验证的业绩纪录。

新加坡非营利人才库有限

尽管新加坡吸引力强,但也面临挑战。

柯睿思坦言,本地市场中,资讯与中介角色繁多,但缺乏整合,使有意来新设立基金会的家族,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探索期和筛选期。

此外,与拥有数十年基金会传统的瑞士相比,新加坡的非营利人才库仍相对有限。

近年,在新加坡注册设立慈善基金会或办事处的超级富豪包括美国企业家和慈善家比尔·盖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办人达利欧、印度尼西亚煤炭大亨刘德光、Meta联合创办人萨维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