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

俄罗斯在2月24日挥军进入乌克兰,至今已经有两个多月,双方伤亡惨重。即便如此,俄乌战场尚未露出丝毫和平曙光,冲突各方正加强军备,预示战事将进一步升级。

上星期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国防部长奥斯汀高调访问基辅,承诺为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配备。据美国官员指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美国已为乌克兰提供总值37亿美元(50亿新元)的军事配备。美国也在加速训练乌克兰军队,学习使用美国制造的先进武器。

奥斯汀在结束访问基辅后于波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俄罗斯已经损失大量装备和兵员,失去许多战斗能力。美国希望看到“俄罗斯被削弱”,使它无法再侵略他国。奥斯汀的谈话显示,美国的战略已从协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侵略,扩大到消耗俄罗斯的国力。

俄乌战事爆发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波兰及捷克等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已经源源不断为乌克兰提供大量先进军备。昨天,美国邀请约40个国家参加在德国举行的防务会谈,商讨提供更多武器给基辅。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国营电视台访问时,批评北约通过“代理人”与俄罗斯交战,并形容西方国家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实质上是在与俄罗斯开战”。他指出,冲突升级为核武器战争的风险“相当大”,并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祭出核恐吓。

俄乌战争爆发之初,美国宣布不会派兵协助乌克兰,以避免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美国总统拜登当时解释,这是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 但随着俄乌战事升级,美国通过增加军援与更严厉的经济制裁,向俄罗斯施压。俄乌战争正逐渐演变为美国与俄罗斯的对抗。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它从基辅撤军,集中火力攻击乌克兰东部与南部。军事分析师表示,战场失利可能迫使押上自己政治生命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孤注一掷,动用化学武器或甚至核武器。

虽然北约成员国持续对乌克兰增加军援,但俄罗斯毕竟是拥有核武的军事大国。普京也无法无功而返。5月9日是俄罗斯庆祝1945年击败纳粹德国的“胜利日”。一般预料,已经宣布在当天于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的普京,计划在这个纪念日之前拿下乌东地区。美国及其盟友此时为乌克兰紧急增加军援,正是为了打乱普京胜利阅兵的如意算盘,乌东战事因而会相当血腥惨烈。

俄乌战事加大了全球的军备开支与竞赛,进一步激化地缘政治矛盾与军事冲突的风险。德国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而长期保持中立地位的芬兰与瑞典,也改变既定国策,同意一起在5月申请加入北约这个军事联盟以寻求安全保障。俄乌战事使全球安全架构急速改变,大国间的军事冲突风险正在提高。

俄乌两国是全球主要的谷类与矿产生产国与输出国。俄乌战事以及经济制裁俄罗斯,导致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受到干扰,大宗商品价格全面暴涨。有些国家为了确保自身的供应安全,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推高物价。全球目前不仅面对高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也受冲击。这在全球引发高通胀与低增长叠加的滞胀风险。

世界银行警告,俄乌战争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最贫困人群首当其冲。这个粮食安全危机将持续多个月,甚至可能到明年。这扭转了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大量减少世界赤贫人口的成就,更多贫困人口将挨饿,落后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稳定面对严峻挑战。

随着战事升级,普京的退路越来越窄,西方的深度介入意味着乌克兰更不会轻易妥协,因此停火的谈判将越趋复杂化,和平的议程也将受到阻碍。除了技术性谈判如在个别战区开辟人道走廊,结束战争的和平谈判已经不是俄乌两造能单独完成。除非两败俱伤,战场上分出胜负才是实质谈判的先决条件。

战争已经伤害世界经济,更加剧了核冲突的风险。各利益攸关方应回到谈判桌上,谋求各方利益都得到基本满足的共识,制订一套终结战事与经济制裁的路线图,推进和平的议程。这不仅符合冲突方的利益,也是为全球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