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联合早报·交流站》于3月2日刊登的姚其骝读者投函《以哈冲突适合引导学生尊重多元观点吗?》我非常同意姚先生的观点,以哈冲突是宗教信仰的世纪难题,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理解。中小学生又如何能在简单上了一堂课后就完全理解?教师本身也可能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不太能客观和中立地用以哈冲突来说明必须尊重多元文化的观点。
虽然我没有看到这批小学高年级至初级学院和高中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内容,但我在五年前难得有机会去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圣城耶路撒冷,才多少了解这个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圣地的历史文化。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都认为这是它们的宗教圣地,圣地一共分成四个区,由联合国管辖,各宗教信徒都能和平相处。
这个世界各国都束手无策的难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真的不太适合当成品格与公民教育的教材。我认为学习尊重多元文化和历史文明,可以从了解各宗教信仰的起源和信仰的中心思想开始。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学习不要轻易质疑其他宗教的信仰、宗旨和教义,是教育孩子负责任并尊重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重要原则。新加坡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大都会,教育部应该好好研究和思考,应用本地多元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安排中小学生去亲身体验这些宗教和种族的文化与习俗。
体验教育将是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成人教育不可忽视和目前缺少的教学方式。我们不要一味停留在课堂上的封闭教育模式,因为在网络时代,信息的索取非常方便;体验式的学习、分享与讨论,更能培育下一代建立辨析思维和意义建构能力,才不至于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更有能力解读这个复杂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