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新加坡作为亚洲较发达的国家,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国会中指出,未来几年,新加坡将迈入超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这一现象对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社区养老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马来西亚,“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生育率较高,孝顺文化浓厚。子女通常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包括接父母同住或提供生活费。多代同堂较为常见,老人独居现象较少。尽管退休金制度不如新加坡完善,但老年人能依靠子女的经济支持。此外,年轻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定期探访老人院或举办募款活动。

相比之下,新加坡生活费高,住房空间有限,且生育率低,导致比较多老年人独居。快节奏的生活使年轻人难以腾出更多时间陪伴父母。为此,政府推行多项养老政策,如“社区关爱组屋”,帮助老年人独立生活。同时,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较完善,使老年人在无子女依靠的情况下,仍能凭借积蓄养老。

这引发思考:究竟“养儿防老”更优,还是老年人独立养老较好?个人认为,“养儿防老”仍然重要,但老年人也应学会独立生活,同时政府和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怀与支持,以确保他们拥有幸福的晚年。

马国政府近年来积极关注老龄化议题,采取多项措施,如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将慈悯基本援助金提高至每月600令吉(约182新元),并提供更多税收减免。另外也推动《国家老龄化议程》,改善养老基础设施,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新加坡则依托公积金制度这一强制性储蓄计划,保障公民年老后的经济安全,同时积极发展社区养老体系。政府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如建设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和康复中心等。

不论在马国或新加坡,年轻人都能发挥作用,例如加入社区养老志愿者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帮助。此外,可推动“社区老年餐桌”计划,提供价格合理、营养均衡的餐点;建立社区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社交与娱乐生活;组织代际互动活动,促进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随着科技发展,新加坡也在推动智慧养老,如开发健康监测设备和远程医疗服务,让老年人更便捷地管理健康。同时,当局也可利用互联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在线购物、预约等便利,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效率。

除了政府与社区的努力,两地学校也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例如,教师可结合新闻或社会案例,让学生思考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让他们更关注身边的长者。

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家,需要更多创新和努力来完善养老体系。无论是政府、社区还是年轻一代,都应携手合作,为老年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