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青年视角》于9月3日刊登的李佩嬣同学投函《性教育的缺席》:
我们感谢李同学提出的看法,并向她及公众保证,学生在上品格与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课程时,会学习有关个人安全,以及防范性剥削和性虐待方面的知识。
在从小学到大学先修班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中,以及中学阶段的科学和生物课程中,学生会学习适龄的性教育相关知识。
在小一,学生会学习如何区分正常与非正常的触碰,并学会举报不当事件。中小学课程会教导学生如何在线上线下保护自己,以及给予他们保护的相关新加坡法律。学生被教导要尊重界限,并了解逾越这些界限的后果。他们学习到可以对任何不想要的触碰说“不”,并在遭遇不舒服的情况时,向父母和老师等可信赖的成年人求助。这些教育内容会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阶段,持续得到巩固。
学校为学生设有安全的举报渠道。若学生遇到任何不舒服的情况,或怀疑他们的同伴受到伤害,我们强烈建议他们立即举报。
教育部会继续通过性教育,强调个人安全和求助渠道的重要性。
教育部
学生发展课程司(第一司)统筹司长
卢炜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