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虽遇疫情肆虐,紧张精彩的赛事还是让人暂时忘却冠病所带来的消极感。我国奥运健儿表现不俗,虽败犹荣。然而,从乒乓和游泳我们的强项所经历的挫折,或许可以让我们检讨一下我国这些年来在培育世界级运动员所作的努力。

首先,在这两项运动似乎有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乒乓女将冯天微竟然一连打了四届奥运!我国史上唯一的奥运金牌得主约瑟林理当急流勇退,却因没有其他更佳选手接替他而必须再次上阵;结果败下阵来。即使他要东山再起,也无法在本地找到可以互相切磋砥砺的竞争对手。

当然,新加坡只是一个人口不到600万的“小红点”,我们确实无法像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那样,能够屡届奥运都推陈出新,让更年轻、更强的选手取代老将出征。然而,我们能够做的,除了招揽外来人才,就是努力栽培本地的体育健儿。2004年新加坡第一所体育学校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