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桥垮了,摇摇晃晃的剧烈震荡后剩下的便是忐忑。二战结束冷战犹存的风雨飘摇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引领的70年和平,更多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未来会怎样?不安的因素多了一层惶恐和疑虑。战争还是和平?世界还会相安太平吗?
就如莎士比亚的拷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大宪章》迫使英王向贵族妥协,之后的400年内,《权利法案》的出台进一步保障议会权力,英国资产阶级向新贵族靠拢。再不久,资本家向平民伸出橄榄枝,从容地渡过工业革命难关。国家整体现状循序渐进地改变。首先,有了法治的地位,私人财产获得保护;其次,社会规则形成王在法下,依法行事,有限政府的功能是保障而不是去侵害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既不能有丝毫越位,也不能有半点缺位,否则都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质疑,寻租行为几乎不可能。宪政机制使政府对宪政秩序的承诺变得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