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军方宣布从赫尔松撤军到乌军收复赫尔松不到两天时间,没有短兵相接,也没有城市巷战,乌军就夺回了这座俄军唯一占领的首府城市。俄军的“赫尔松撤退”看起来是成功的,俄军宣布所有军队和装备都顺利撤到第聂伯河左岸,而乌军则不战而胜,近乎是“双赢”的局面背后,则是赫尔松战役在整个俄乌战争中所具有的战略转折意义。

赫尔松战役是俄乌战争攻守之势转换的标志,乌克兰战略反攻的节奏和速度可能与开战之初俄军的进攻相似。俄军主动从赫尔松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首府城市回撤,以行动表明俄军已经处于被动防御状态,而回撤到第聂伯河左岸也是为了构筑新的防御体系。在攻守转换的背后,是俄乌两军的实力、士气的逆转,乌军对赫尔松的进攻和包围已经一个多月,依靠远程火力的精准打击,赫尔松的俄军已经成为第聂伯河右岸的孤军,一旦乌军完成合围,数万俄军精锐可能难逃死地。赫尔松战役可能为乌军提供了新的反攻模式,依靠武器装备的优势,对俄军进行分割包围,类似于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的“跳岛战术”,无疑会加快反攻的节奏。

赫尔松是乌军在乌东四州公投入俄之后收复的大城市,至少具有政治和战略的双重含义。从政治上来说,俄军撤出赫尔松意味着俄罗斯也没有将公投当作不可逾越的底线,尤其赫尔松是唯一的首府城市,这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乌克兰收复“被公投”并入俄罗斯领土的大幕,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