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化“阳幽默”为正能量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这场冠病大流行暴发于武汉,也该结束于中国,中国若不能安全过渡,全球未来也还是缺乏安全感。

中国的抗疫政策坚持了近三年的动态清零,终于提升为“优化”抗疫。2022年12月7日,中国宣布放开边境,从2023年1月8日起,不再对入境人员采取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中国也将恢复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和访友申请普通护照,以及外国人普通签证等服务。政策转向,舆论先行,消息在世人预期之中。

在严格的清零政策保护下生活了近三年,中国人一夜之间变得要与冠病共存,欠缺的是医疗物资上的准备,大门一开,社区的疫情如大海啸般涌进来。这也正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经历过的事,新加坡人也曾有短暂几个月的清零日子,但锁国式的边境管制,所须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太大,因此在疫苗接种率达到目标后,政府大胆U转。幸好全球冠病病毒数度变异之后,尽管传染性大大提高,杀伤力却减弱。从每日数千到每日数万的确诊病例,新加坡人在忧心忡忡中习以为常,日子必须照过,各领域的经济活动必须恢复,全国上下、士农工商朝一个“后疫情”的方向坚定迈进。现在新加坡已不重视每日确诊数据,而把焦点集中在重症病人的占比,和医疗资源是否受到挤兑的问题上。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