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的最新版本GPT3在去年11月底推出,旋即成为全球网民的城中话题,注冊用户人数五天内破百万。许多用户可以跟ChatGPT3以文字一来一往“聊”上一、两小时,好像对方是通晓几十种语言、能“从外太空聊到内子宫”的真人。

ChatGPT3背后的智能文字生成技术已经存在多年,近期有了技术飞跃,且因为一些程序开放给网民试用,用户惊讶于它们似乎智慧无边,甚至可能威胁到人类现有的工作、学习、生活形态,因而上网“奔相走告”,炒高其知名度。

其中一个起“鸡皮疙瘩”的领域是教育界。究竟这类文字生成系统的普及化,会不会助长学生的作弊歪风?尤其,这些系统似乎已超越“传统”搜索引擎(只能依关键词罗列相关网站),进阶到可为需要撰写篇章式作业或电脑程序的学生“捉刀”?美国就有一所学府迅速放出第一枪,明令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3;但又有另一所小学发电邮向学生家长介绍ChatGPT3,要求大家正面看待,提点如何善用而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