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力傲视天下,政治人物往往声量巨大。但美国知识与文化界人士的影响力,则静水深流。尤其是授业于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美国社会精英的影响力更不可小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狄百瑞教授(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年至2017年)对亚洲文明的研究有精深造诣,著作等身;尤其是对中国的儒家哲学,更有深刻的认识与独到的见解。除了出版学术专著,他更曾组织专家团队,把东亚和南亚的典籍,系统性地翻译成英文为哥伦比亚大学出版。这一套以Introduction to Oriental Civilizations(东方文明导读)为题的丛书,包括: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中华传统之源)Sources of Japanese Tradition(日本传统之源)和Sources of Indian Tradition(印度传统之源)。自上世纪中叶出版及陆续增订再版以来,已成为世界人士(尤其是高校学生)认识亚洲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入门读本,影响深远。
1982年,狄百瑞教授应“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之邀,成为讲座的年度主讲人。这个以当代国学大师钱穆(1895年至1990年)之字为名的讲座,1978年为新亚书院所创办,每年邀请一位杰出学人到香港中文大学作系列公开演讲。担任首任主讲学人的,乃书院的创办人钱穆教授自己。之后继有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教授及日本京都大学的小川环树教授;狄百瑞教授是第四位主讲人。
可知,钱穆学术讲座是华人世界中地位至为崇高的一项学术活动,狄百瑞教授对受邀当然感到很荣幸,并谦虚地表示钱先生其实是他在学习中国思想的过程中,对他最早以及最有影响的一位老师(a teacher of mine)。可知,狄百瑞教授慎重看待这一邀请,必定对自己的演讲内容,做过一番费心的思考。他以“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为主题作系列演讲,题旨重于阐明“自由主义”所崇尚的精神,并非西方专有,华夏士大夫的学术思想与精神世界之中,实亦深深蕴有与之契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