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在2022年历史性地达成扩员进程的重要共识,自此之后有关讨论便日益多起来,许多国家都曾通过不同形式表达想要加入金砖国家的意愿,或递交相应申请书。最终在今年的金砖峰会期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宣布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获邀加入。一方面,这显示出金砖国家具有一定的感召力,符合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南方国家的发展利益。但另一方面,金砖国家的扩员以及朋友圈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部分西方国家对金砖合作的敌意。
按照现实主义一贯强调的权力斗争观,具有排他性、稀缺性等特点的权力,就必然会受到世界各国青睐。为此,国家就会上演争权夺利的戏码,零和博弈的逻辑因此成立,甚至还可能导致“大国政治的悲剧”。从这一角度来说,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必然会招致部分西方国家的猜忌。与此同时,本就不透明的国际政治,使得西方很难知晓对方将要作出何种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有何目的,最终进一步加剧西方国家的不安。在他们眼中,金砖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不仅侵蚀其既得利益,而且还寻求扩大在中间地带国家的影响,谋求构建一个新的“小集团”同现有的七国集团(G7)展开两极对抗,甚至想击败G7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秩序。
因此,坐视金砖国家做大做强,将不利于西方利益最大化。所以,不难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金砖威胁论”以及“金砖褪色论”的论调不绝于耳。特别是在金砖国家及其附属机构将扩员问题提上日程之后,部分媒体还尝试炒作金砖国家内部存在重大分歧,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分化、削弱金砖国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