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码诈骗伎俩层出不穷,老百姓的银行户头受骗事件频频发生,我身边不少上了年纪有识之士的朋友也中招。骗子无所不在,假信息满天飞,弄得人心惶惶,有点“数码”皆兵的感觉,数码信任受到严重的考验。
我想问题可能在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银行过度追求效率,节约成本,还有在同业剧烈竞争之下,各个银行盲目地利用数码与信息新技术,推出同质化的银行服务功能和客户体验,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客户群的需求,适度考虑数码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点,提供区别化的服务。银行的营业模式和打造出来的数码服务,似乎一律都有“轻老重少”之嫌。
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需求比较简单,所以不太需要银行服务的多种功能。但是在“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战略盛行,以满足年轻人尤其是“数码原住民”对多样化、“生活化”金融服务需求为主的今天,各家银行竞相和第三方如金融科技公司、网购电商等合作。银行因此须要与第三方共享客户的信息、资料等数据,以便提供更高效贴切的客户服务体验。这让网络攻击者有机会通过可访问银行系统和数据的外部合作第三方,寻找潜入并攻击银行内部系统的机会。这是导致更多“银行户头”诈骗事件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