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财政年预算案星期二(2月18日)终于出炉了。这个“选前预算案”果然不负众望,人人有份,皆大欢喜。

工人党前秘书长刘程强曾对此有个经典调侃:“政府给你一个鸡腿,之后会跟你要回一整只鸡。”不过,抛开这个“先甜后苦”比喻背后的政治意涵,政府大选前总是手头特别宽裕,其实有行政上的必然性。因为新加坡的宪法规定,每任政府都只能花自己赚来的钱,不能坐享上一任政府所累积的财政盈余,因此这些盈余在政府任满后就必须上缴国库,纳入储备金,而大选后新一任政府组成时,财政上必定由零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新任政府往往会先审慎理财,想方设法扩充收入,积极存钱,到了执政中期,才开始有收成能分派。

当然,政府理财有道,积累盈余,如今能够更慷慨解囊,与民共享,全民都乐见,也不太可能有人收到购物券、补贴和回扣等会不开心的。只是,这样的开心就足以达到执政党最希望看到的民意基础向好、形势有利局面吗?答案看来也不会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