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态度发生180度的转变,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然而,这一转向背后所折射出的逻辑却耐人寻味:美国究竟是“挺俄”还是“挺乌”?我的观点是,其战略考量远非简单的“挺俄”或“挺乌”所能概括,而是深嵌于维持全球霸权的底层逻辑之中——通过操控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威胁平衡”,确保自身对欧洲的掌控力。这一逻辑既非阴谋论所能简单解释,也非理想主义口号所能掩盖,而是美国地缘战略传统与现实主义利益的必然选择。

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在1904年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中,首次提出“枢纽地区”(Heartland)概念。他认为东欧和中亚是世界岛的“枢纽地区”或“心脏地带”,并断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控制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作为英国人,麦金德担忧陆权国家(他当时担忧的是沙俄)若整合欧亚大陆资源,可能挑战英国等海权国家的全球霸权。

防止欧亚大陆出现单一强权,始终是盎格鲁—撒克逊海权国家的战略核心。美国作为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行为模式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北约制衡苏联,同时通过马歇尔计划将西欧纳入自身体系,既防止苏联扩张,又压制法德主导的“欧洲防务共同体”倡议。1991年苏联解体后,北约的五轮东扩同样具有双重性——向东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向西确保中东欧国家对美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