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去看望93岁的“两弹一星”元勋、航天科学泰斗钱学森。钱老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段话后来演化成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10年前,《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长文《为什么中国无法创新》。文中说,尽管古代中国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乃至文官体系和任人唯贤的晋升制度,但当代中国充斥着循规蹈矩、死记硬背的人,西方则被认为是创新者的摇篮。文章分析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教育:“它是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称‘科举地狱’的现代版。”
时间快进到2025年,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震撼全球。引发惊诧的核心逻辑是人才——科技界原本认为中美在AI领域差距悬殊,突破者基本都来自美国,至少在美国接受教育或有过工作经验。而DeepSeek团队清一色毕业于中国本土高校,创始人梁文锋本人就读浙江大学,没有留学经验。他曾说自己招人有个原则:“看能力,而不是看经验。基础能力、创造性、热爱等等更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合适的候选人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