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逐渐形成几个广为流传的“神话”:尼克逊对华“友好”、1969年美国“拯救”中国,以及美国“帮助”中国加入世贸。这些认知深刻影响中国公众和精英对美国的看法,但在很大程度上掩盖美国对华政策背后的现实利益与战略考量。

1972年,尼克逊访华,中美结束长期对立;1978年底两国建交,中国迈入改革开放。自此,美国取代欧洲,成为邓小平及后继者推动现代化的主要参照。在中国重返国际社会、完成从“革命国家”向“正常国家”转型的过程中,美国的确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美国的软实力影响,使不少中国精英在对美认知上产生偏差,尤其是在评估美国领导人及对华政策时,往往带有理想化色彩。这种基于期待而非事实的认知,容易把美国道德楷模化,并与中国官方对美关系的高度重视相互强化,进而模糊美国对华政策的真实动因,也影响对中美关系本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