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对印度喜马拉雅边境地区的暗中蚕食,引发致命冲突和长期军事对峙,甚至险些爆发战争。五年过去了,边境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解决,而当印度正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时,总理莫迪却去了中国——显然是为了缓和摩擦。但近代历史则对此发出严厉警告:信任中国是条危险之路。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莫迪寻求与中国外交解冻的动机。美印关系曾被吹嘘为美国确保“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的基石,如今却跌到本世纪的最低点。这种衰退始于拜登担任总统的最后几年,但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加速,后者现已将印度输美商品关税提升到50%。

特朗普的行为既讽刺又荒谬。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印度视为在印太地区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但如今印度却被征收天价关税,中国却享受着缓刑。此外,特朗普声称此举是为了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但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能源,其实少于中国或欧洲。美国总统的真正目的,似乎是要强迫印度达成一项完全有利于美方的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