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在重塑全球产业,但在专注效率与创新的同时,监管与伦理问题正急速浮上台面。2024年8月,欧盟《人工智能法》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部全面规范人工智能的法案。其影响不仅限于欧洲,任何欲进入欧盟市场的企业,不论注册地在哪,都必须遵守。违反规定者,将面临巨额罚款与品牌受损的双重打击。

这并非欧盟独行。根据经合组织人工智能政策观察站(OECD.AI)及国际隐私专业协会(IAPP)的统计,目前已有超过600项与AI治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正在各国实施:美国82项、欧盟63项、英国67项、新加坡61项、日本27项、中国22项。全球正以惊人速度推进AI治理,意味着企业若不及早建立合规与治理框架,将难以在国际市场立足。

AI技术一旦缺乏规范,问题不仅是犯错,更可能引发国家安全与社会信任危机。美国国会近期要求禁止政府部门装置使用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理由是资料安全疑虑。与此同时,OpenAI、谷歌、Meta等公司则与白宫达成自律承诺,在生成内容中使用浮水印技术,以增强安全与透明度。这些例子揭示:AI风险管理与责任,不再只是理想,而是现实政治与商业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