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0月第一周,世界两大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中国自10月1日起进入国庆黄金周,全国沉浸在节庆氛围中,而彼岸的美国却因党派僵局而陷入联邦政府关门的困境。这是中美两个超级大国首次在同一时期“停摆”,一个自信从容,一个政治失序,形成耐人寻味的对照。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也悄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已经从试探性防御转向攻防兼备的格局。

过去几个月,中美高级财经团队在欧洲先后举行四轮会谈。会谈气氛积极,双方都释放出善意与缓和的信号。国际社会因此普遍期待,中美关系有望迎来转折。尤其是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望见面。特朗普多次表明希望与习近平会晤,并可能达成“大交易”,全球舆论一度充满乐观预期。

然而,就在外界普遍憧憬之时,中国在“十一”长假结束后,迅速打出一系列针对美国的新反制措施。商务部连续发布公告,将多家参与对台军售的外国企业列入“不可靠清单”;对稀土及其他关键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交通部门宣布新的对美船运收费措施。这一连串动作显示出中国罕见的主动进攻姿态,也标志着中美博弈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方面也反应迅速,特朗普威胁取消与习近平的会面,并宣布将从下月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消息一出,全球市场再次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