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香港诗人蔡炎培先生逝世后,远在台北的香港作家昆南在面簿上说:“两天前在梦中,目睹一深交挚友突然去世,醒来十分惊骇,马上google一下是否有此新闻报道,幸好没有,于是释怀。料不到,今天传来竟是现实世界中同年亲密挚友蔡炎培走了的消息。”

同代人,同高龄,同是诗人,不管在梦里或梦外,得知故友辞世,难免比其他人有着额外的哀伤感怀。昆南也忆述往事,“我们是老顽童,另类的童言无忌,有一次,笑谈生死时,他突然这么说,你死仔包,唔好牙擦擦,记住,到时,你会先向我三鞠躬。我马上表示不赞同,说,怎会,你的耳朵比我的更大更长。一语成谶,世事如此,确是冥冥中。”

活到某个年纪,其实不是“童言”亦完全不必有“忌”,反正谁都会有离开的一天,倒不如趁大家活着、笑着,好好讨论关乎死亡的应对。数十年从事诗艺创作,死生大事,岂可轻轻放过,或严肃或游戏,死亡皆应是诗人眼里手里的好“故事”,一辈子就这么一回,来个“超前部署”,之于别人仅仅是潇洒,但之于艺术家,却几乎等同“责任”,就算只是老友之间的闲聊,已是极有意思的“艺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