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体》被美国佬改编为连续剧,几条主线时空跳跃,未读过原著的观众恐怕会看得一头雾水。幸好当下看片看剧的方式已经非常立体,若真不懂,先按pause 键,停一下,用手机上网做下功课,理解原著情节之后,继续观赏。又或在开始观看前已可先读资料,像看《奥本海默》一样,掌握了故事主旨和人物脉络,心里有谱了,便易懂。

好多年前的传播学大师麦克鲁汉区分了“热媒体”和“冷媒体”,前者需要阅听者主动投入,例如阅读,透过脑海想象跟文字互动;后者则可坐着看着,让讯息打入眼里即可,例如电视。然而时移势易,在网络年代,看电视也可非常“热”,事后事前,半途半路,皆可用各式工具协助了解剧情,阅听者等于跟资讯有了即场互动,主动能动,绝非“坐以待哺”般纯粹被动。

科幻不是我那杯茶,看得极少,《三体》倒是看过,刘慈欣的几部短篇也读过,不管是大河长篇抑或短著速写,他都得心应手,擅长把读者引进他的玄幻想象世界,而正如他说,“我在努力想象渺小与宏大之间的关系”;读完他的书,眼界确是易开,但并非因为知道了更多的量力力学知识之类,而是,心胸和视野都被扩阔到现实人间以外,比较“瞧不起”日常生活的琐碎卑微,因为,一切皆微尘,未知之事多得很,无谓让自己被眼前现实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