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原是庆丰收、庆团圆的节日,但新加坡不是农业社会,也没有四季,在现今社会的背景下,节庆的实际意义已然不同。更何况中秋节不是公定假日,一家人要在工作与课业之余腾出时间聚在一起庆祝也不容易。但说到过中秋,脑海中仍是会浮现满满好吃的、好玩的体验。

记得我们小时候把中秋节过得很有仪式感。爸爸妈妈会拿个大红袋子,把我和姐姐喜欢的灯笼、蜡烛、仙女棒等装在里头,再准备一些月饼到人们俗称“义顺水坝”的地方边赏月边野餐。虽然也不过是十多、二十年前的回忆,但当时义顺水坝的景象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实里达航空园还未开发,所以义顺水坝那条桥的尽头是个死路。周末晚上,许多人会把车辆停在桥的两旁,再越过铁栏杆野餐。

接近中秋节的周末,那里必然停满了车子,野餐的空间更是一位难求。爸爸妈妈会把蓝色帆布铺在地上,守着我们带来的月饼,而我和姐姐则会提着灯笼在桥上走上又走下。我们一手提着蜡烛点亮的纸质灯笼,一手提着会唱歌的电子灯笼,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