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的画是既严谨又跳脱的,广大又内敛,耐人寻味,我喜欢他多于同个展场的雷诺阿。

马蒂斯与毕加索均称塞尚为“我们大家的父亲”,为何有此说?塞尚的画好在哪里?这样的好,怎样解析清楚?看了香港艺术馆“塞尚和雷诺阿的世界”特展(展至5月14日)后,我重读了搁置一边的英国著名艺评家兼画家罗杰·弗莱(Roger Fry,1866-1934)1927年出版的经典专著《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沈语冰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比较能够走入塞尚的世界。

弗莱是以画家而非艺术史家或艺术评论家观点来写塞尚的,少有学究气,热情洋溢,并为现代主义辩护,扭转公众对现代艺术的偏见与漠视。是他将塞尚、马奈、马蒂斯、梵高、高更等冠以“后印象”画派字眼,1910年在伦敦举办了两届后印象画派画展却遭受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