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设网站悼念艺术家 可贵的美术档案

李士心的网站上载百多幅油画,包括2013年的《北马菜市场》。
李士心的网站上载百多幅油画,包括2013年的《北马菜市场》。

字体大小:

图片取自网站

近年来一些已故艺术家的家属为他们设立网站,借以悼念,他们花费心思收集整理,分享艺术家生平事迹与作品图片,诚为难能可贵的美术档案。

李士心
作品集与回忆录网站

本地留法画家、南洋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士心(1939-2021)上个月中旬病逝,独生子李振向(52岁)很快地将父亲的作品集图片资料与《烙印——李士心回忆录》放上网站(sites.google.com/view/leeseesin/home)。

李振向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父亲是画家,但有很多亲朋戚友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他为人太低调,一辈子画了那么多画,又不开画展,设立网站可以让更多人知道他。之前也出过光碟收录他的作品集。”

李振向说,父亲做事有远见,一直有计划性地收集整理历年来创作与出国的照片和资料,存入电脑,让投资资讯科技的他得以迅速搬上网站。李振向还用人工智能(AI)软件还原李士心已售作品图片,以高清像素观赏油画的更多细节。该网展示百多幅李士心油画素描的旧作与近作,还有他任职新加坡广播局舞台美术设计主任时期的平面设计作品。

十几年前出版的《烙印——李士心回忆录》剩几百本,书已发黄,不乏珍贵生活照,显示艺术家早年从艺的艰辛历程。李振向说:“因为父亲没开画展,出书也没人要收,我将他在2019年修订的回忆录版本也放上网。”李士心在回忆录说:“无论我的人生过程是否值得书凿,若然不把我们生活在20世纪中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忆写下来,显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烙印。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人,对于我们这个动乱时代的事迹与生活环境,亦将是一无所知。”

李士心网站上载的《烙印:李士心回忆录》收录其珍贵生活照,图为李士心在艺术桥描绘巴黎塞纳河畔。

李振向透露,南洋艺术学院计划为李士心办个小型画展,他考虑捐出一些画作出售所得,成立艺术基金赞助学子学画。

叶之威档案网站
风采再再现

新马第一代画家与美术教育家叶之威(1913-1981)档案网站(yehchiweiarchives.wixsite.com/home)在本月初设立。

叶之威儿子叶独元(71岁)受访时说,早些年想出版叶之威书藉,但考虑到出版经费蛮高,中文阅读市场有限,专业译成英文需要额外费用,自己是外行无法编写,加上国家艺术理事会无法提供津贴而搁置。不想,叶独元在中正湖畔美展机缘结识专门为人设计网页的学弟,借机付出象征性费用,把多年的心愿付诸于网络。

此外,有些团体,甚至叶之威任教的中正中学,对其生平与作品不了解,几经辗转介绍才联络上叶独元,为了方便他人寻找父亲的美术资料,避免叶之威为艺术圈遗忘,他通过网页形式将叶之威“风采再再现”。叶独元说:“对家属来说,设立网站是纪念,但这也是历史。”

叶独元说,叶之威的多幅粉画素描第一次发表,部分为“十人画会”旅游采风期间当场素描的稿本,有些是油画的底稿;其次,叶之威的文献,谈论艺术的心得及游记,曾在中正中学校刊《学文》及《星洲日报》发表过,其中,手稿是首次展示。印度尼西亚与泰国的游记以画家角度描写,亦是十人画会出国的旅游记录,从招待、参观,到各景点取角,途中趣闻尽录。该网还将十人画会历年展览画册全部扫描上载。

(左图)十人画会历年展览画册全部扫描上载到叶之威的档案网站。叶之威网站上首次展示其手稿,右图为他撰写的《调和东西艺术》手稿。
叶之威多幅粉画第一次公开发表,部分是“十人画会”旅游采风期间写生的稿本。

叶独元说,除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10年办展出版的《叶之威:风采再现》中英文画册及报章报道,限于版权无法收录之外,有关叶之威资料经已上载得七七八八,并考虑增添叶之威藏品与家庭照等。由于能力有限,资料目前仅以中文上载,他但愿能有英文翻译版。

书法篆刻古琴家
吴得先艺术网

“守琴轩”主人吴得先(1893-1962)是新加坡第一代书法家、篆刻家、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和诗人。吴得先女儿吴渼(近80岁)30多年前就想为先父出书,直到1990年代出版第一本《守琴轩书集上下》,接连数年再出五本,去年底又将所有资料上载“吴得先艺术网”(www.wdxarts.org)。

吴得先艺术网也展示其篆刻作品。

吴渼说,之前为父亲出版的六本书,印刷一两千本,不太能卖,送也送不完,即使寄去中国大陆大学,邮费也贵,不一定有人要看。她付费让新加坡《知识报》将父亲作品全集放上网,像翻书一样,让更多人可以看到。美术研究者姚梦桐对她说:“你到底做了一件事,希望网站留久一些。”

吴得先书法作品《天地一沙鸥》在其艺术网展示。

家里收藏父亲的字不多,很多在藏家手里,吴渼得到马来西亚古晋、槟城、马六甲等地去寻找父亲学生留下的书法,不断收集、补遗。她每年得付网站维持费,增添书印后校正补充,与吴得先相关的报道评论、作品信息,比如:吴得先1940年写给张丹农的书法作品一年多前在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吴得先为徐悲鸿奔马作品题款,2014年在佳士得香港拍卖。该网可说是吴得先目前最为完整的资料库。

吴渼说:“现在认识我父亲的人很少了。他过世得较早,是那个年代还有点名气的书法家,难得诗歌篆刻琴艺都有天分,在广播电台讲过古琴。几代人也出不了一个书法家,作为子女,我希望多一点人看并欣赏先父的字。”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