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博物馆馆藏展“逸彩:华宇瞬息” 探究中华水墨社会生命

“逸彩:华宇瞬息”馆藏展,汇聚从晚清至今约30件艺术创作。
“逸彩:华宇瞬息”馆藏展,汇聚从晚清至今约30件艺术创作。

字体大小: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李光前文物馆举行“逸彩:华宇瞬息”馆藏展,汇聚从晚清至今约30件艺术创作,聚焦创作者所处的时空政治氛围,考察艺术家创作身份认同的变化,如何重新定义创作新媒介,以及回应当时的思潮。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李光前文物馆正在举行的“逸彩:华宇瞬息”(Fistful of Colours: Moments of Chinese Cosmopolitanism)展,以馆藏为基础,汇聚从晚清至今约30件艺术创作,聚焦于创作者所处的时空政治氛围,探究中华水墨作品传达的信息与愿景。

展览策展人为国大人文与理学院传播及新媒体系讲师许芳慈博士。她出身艺术史研究,博士论文撰写电影与亚洲文化,曾在台北故宫研究清代古地图。许芳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展览援引知名学者谢永平教授(Pheng Cheah)根据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社群和华商文化的历史研究所提出的“中华世界主义”概念,旨于连结参展艺术家对艺术和学术之倡议,在全球化的序幕,凭借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和商贾社群的现当代经历,阐述关于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生命故事,其对于中国现代性的追求,以及奉献于中华文化的集体允诺。

许芳慈好奇:这时期所谓“华人性”概念是什么,牵涉到方言、地方性、多语性和多声道的思考。展览也借用新加坡文学奖第一届(1992)得主林素琴(Suchen Christine Lim),探讨多元种族环境中身份认同的英文小说“Fistful of Colours”来考察艺术家创作身份认同的变化,如何重新定义创作新媒介及回应当时的思潮。

华商扶持艺文发展

展览重审1970年成立于南洋大学的李光前文物馆之社会性本源,获得华社热烈的捐献。许芳慈指出,从晚清起,华商不仅做生意,也是藏家,扶持艺文的发展。民初,帝国被推翻,海外华人建立世界观,体现没有国家认同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说:“海外华人是革命之母”,海外华社不仅慷慨捐款政治革命基金,也积极支持艺文活动。

中国岭南画家居廉1898年作绢底彩墨画《木芙蓉·螽斯》与《花鸟》,那年清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希祈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而居廉以撞水、撞粉法绘花鸟草虫著称,为水墨求创新。

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也做艺术上的革命,取西洋画之长,创“新国画”。高奇峰是同盟会会员,留学日本,受日本画与西洋印象画派等影响,其水墨画《山村晓雨》(1924)受摄影与西洋画单一视角的启发,以画框而非卷轴呈现。
 

岭南画派高奇峰水墨画《山村晓雨》受摄影与西方画单一视角影响。

高剑父的《山城水铎》作于民国成立一甲子,为河南学校筹款。他与陈树人的合作画,为香港书画收藏家欧振雄夫人庆生,展览的岭南画作主要出自欧振雄的捐赠。赵子昂的《峨眉云海》(1951)是书画藏家香雪庄陈之初赠予麦唐纳(Malcolm MacDonald),陈文希1952年到峇厘岛看斗鸡所画《双鸡图》,也出自麦唐纳收藏。

黄君璧是国民党失去中国大陆,渡海台湾的国画代表之一,为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主任。他用水墨描绘《维多利亚瀑布》(1969)显示水墨画家作画题材的改变,四处旅行写生展现的世界观。

上海画家刘海粟《老梅图》是张振通橡胶厂赠予李光前文物馆。

许芳慈说,中国艺术教育受国外影响,从私塾转向学院式正统教学,比如:刘海粟1912年在上海创立上海美术学院。留学巴黎的上海画家刘海粟与徐悲鸿常下南洋筹款,与这里的书画家、藏家往来密切。刘海粟高龄70大病初愈所作《老梅图》(1965)笔锋仍苍劲,题款:“珍抚石鼓琅琊笔,戏为古梅一写真。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是寄给马来亚商人、艺术鉴赏家张振通的画作。

参与创办新加坡艺术学院的沈雁捐献美术馆的绢画《鸾袗迎春》有张大千题款。

来自中国浙江,在上海、日本与巴黎学画,游踪遍布世界的女画家沈雁,在1957年参与创办新加坡艺术学院,任校长(至1980年代结束)。沈雁捐献文物馆的棉绢画《鸾袗迎春》(1960),孔雀代替凤凰,显示花鸟题材的在地化,这也是南洋先辈画家的一大特色。张大千题款“花鸟自明以来吕廷振林以善两家,有清三百年迨无继者。今观沈雁女士所作,与其作者外,别饶新意,佩服之至。”

李曼峰为油画赋予水墨画意境,捐赠的板面油画《群猴》(1969)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雅蒂士动物园写生的旧稿。

艺术家雅集中吟诗作画

艺术家在相聚交流的雅集中吟诗作画。1994年《新春雅集》是沈雁、刘抗、林木化等的合作画。林木化《愚趣园》草稿与设计图(1964)记下中国外销瓷专家韩槐准的愚趣园外貌,徐悲鸿、郁达夫、陈文希、玛戈等爱去吃红毛丹写诗作画雅集。

林木化《愚趣园》草稿与设计图(1964)记下中国外销瓷专家韩槐准的愚趣园外貌。

林木化的丹戎禺船坞与武吉宝美画作,展示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沧海桑田。他的两件双面木板:后台和算命仙,植物园和武吉知马矿场也展出。

展览以当代艺术家蔡财德的雕塑《文人石》(2013-2018)与木头上的喷墨打印《它们落于弃置并开始生长》(2020)为始终。在南洋美专修读雕塑的蔡财德,捡来遭弃的建筑水泥,当成太湖石,赋予文化价值,手工制作柚木台座摆放,回应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谦卑的概念。它是艺术和手工艺的交汇,也是亚洲艺术的传统遗产。《它们落于弃置并开始生长》是蔡财德拍摄家人经营的木作坊经已发霉显斑点的香灰莉木树,打印出水墨画的效果。

当代艺术家蔡财德的雕塑《文人石》捡来遭弃的建筑水泥当太湖石,手工制作柚木台座。(黄向京摄)

展览即日起展至2022年9月30日,星期二至六上午10时至傍晚6时,在国大博物馆·李光前文物馆(50 Kent Ridge Crescent,NUS)举行,入场免费,询问电话:65168817。

配合展览,从10月18日起举办“彼岸”电影放映会,播放侯孝贤《海上花》《椰林月》《归来的人》《此岸:一个家族故事+南方来信》,可上网:museum.nus.edu.sg/thedistantshore报名,免费观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