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对话“塑”造 苏里亚妮陶艺作品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苏里亚妮陶艺《第三班》巧妙利用陀螺造型来寓意女性如何平衡生活(艺术家提供)。
苏里亚妮陶艺《第三班》巧妙利用陀螺造型来寓意女性如何平衡生活(艺术家提供)。

字体大小:

社会人类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文系高级讲师苏里亚妮·苏拉特曼(Suriani Suratman,63岁)是本地知名陶艺家伊斯干达·贾里(Iskandar Jalil)的女弟子。她从2001年起,在国立大学艺术中心向他学艺,2003年转到惹兰申永(Jalan Senyum)的伊斯干达·贾里工作室,2005年继续追随他到惹兰巴哈(Jalan Bahar)陶艺工作室。而今,苏里亚妮在惹兰巴哈陶艺工作室创作并教导陶艺。

苏里亚妮举办第三次个展“脐:与我妈萨拉的对话”(Pusat: Conversations with my mama Saerah),展出约80件陶艺作品。每个系列都以苏里亚妮与亡母萨拉·塔里斯(Saerah Taris)的对话记忆为基础,她采用母亲平时爱用的器皿物品(比如碗碟、服饰)来“塑”造对话内容,并表达对女性角色和观念的思考。

比如:苏里亚妮陶艺作品《第三班》启发自Arlie Hochschild的著作《第二班》(The Second Shift),带出下班后的女性回家开始轮“第二班”。苏里亚妮说,当老师的母亲属于“第三班”族群,还积极从事社区与志工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小心平衡事业、家庭与社区服务这三者,时而失衡,并非一帆风顺。陀螺造型的采用巧妙深刻。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