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致珊水墨遗作展 朴实展现大自然

 已故画家符致珊是本地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画廊提供图片)
已故画家符致珊是本地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画廊提供图片)

字体大小:

画家符致珊(1928-2017)一生热爱艺术创作,也对我国美术教育做出不少贡献。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与日本办过四次个展,2012年最后个展由南洋艺术学院举办。也在同一年,患失智症的符致珊与侄子回到自幼离开的中国海南岛至病逝。

因为公众不太有机会看到符致珊的画作,新成立的“艺家画廊”(Artplus Gallery)举办“符致珊眼中的大自然”展览,让公众通过符致珊作于1980及1990年代的25幅作品,得以欣赏他笔下的树林乡村等景色。
 

符致珊彩墨画《春意盎然》(尺寸70×68厘米),画他喜爱的大自然。(画廊提供图片)

艺家画廊属于好望角画廊,比邻的面积有800多平方英尺,主要策办本地年轻一代艺术家展览,并让收藏家展出他们的收藏。今年5月起举行吴珉权个展以及刘轩齐和何家良联展。

“符致珊眼中的大自然”展品出自艺术爱好者、不愿透露姓名的吴先生和赵先生的收藏。他们尊敬符致珊对当时艺术圈做出的贡献,也都喜欢画家淳朴的水墨画法,画中带出过往生活的简单平静,期待能为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国人带来一些简单的快乐与安慰。画廊经理赵梓翔受访时说:“一些前辈画家(如符致珊)若不展出、不提起,就会被遗忘。”

符致珊1997年在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访谈中说,创作南洋风作品,因为我们生活在这边,当然要表现土生土长人民的题材,就是画马来西亚的乡村,画印尼的水稻、水牛耕田。水牛耕田中国也有,不同点是这边有椰树、槟榔等热带产物,加上配合自然题材的表现方式。

符致珊1995年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讲课,学生对李曼峰和钟泗滨(四宾)的画作印象最深,因为不同于中国花鸟水墨,他们画南洋的长颈妇女、印尼衣服,有不同特点。

符致珊认为,绘画是我们的一种精神粮食,一幅好画可以打开思想。他在画中比较喜欢表现海阔天空,大的气氛。人是大自然里面的一分子,“小花也好,小草也好,它生在大自然,有那种大自然的气氛,那么我觉得很舒服。”

画家赖瑞龙(76岁)与符致珊同是中华美术研究会理事,服务多年,相处得不错。他在画廊配合展览拍摄的视频中说,符致珊到马来西亚各地写生,笔墨功夫相当成熟,比如树林渲染有些粉彩的味道,与水墨融合,加上一两个当地人物或动物,使画面生动。

《情致远方》用水墨渲染远方的意境。(画廊提供图片)

画如其人 平易近人

艺术家林龙城(72岁)1969年加入新加坡艺术协会时认识前辈符致珊,觉得他和蔼可亲,到甘榜咖啡店喝茶,会与建筑工人、农夫谈天,没有架子。他说:“符致珊的水墨平易近人,没什么霸气,画如其人,很平实。”

符致珊自南洋美专毕业后在爱同学校执教,1963年获得哥伦坡计划奖学金赴日本东京国立工业技术院专修美术工艺课程。1984年往日本筑波大学深造艺术教育课程。他曾任教于新加坡教育学院,也在南艺执教多年。

展览即日起至8月12日上午11时30分至晚上7时,在艺家画廊(百胜楼#03-15,231 Bain St, S180231)举行。入场免费。可上画廊网址查询详情:www.artplusgallery.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