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双人档”展览 李文黄汉冲惺惺相惜

李文的亚克力黑白画作与黄汉冲的纺织装置在展厅相呼应。(The Institutum提供)
李文的亚克力黑白画作与黄汉冲的纺织装置在展厅相呼应。(The Institutum提供)

字体大小:

当本地行为艺术家李文(1957-2019)2013年邀请艺术家、写作人黄汉冲(44岁)一同前往日本埼玉县,成为日本当代艺术入驻艺术家,与他不熟的黄汉冲相当惊讶。而后一个多月,他们常到河边或附近公园散步。李文每天写篇小文,黄汉冲也用小文回应。他们俩做了一本书《闷驴之歌》(Boring Donkey Songs)。李文为他做一场性别模糊的红人的行为演出《与一根叶子对话》,后者拍下图像,在“驻村双人档:李文和黄汉冲”(Residual: Lee Wen & Jason Wee)展出,带出艺术家之间的情谊与纽带。

李文的纸本粉笔蓝人绘画结合文本。(The Institutum提供)

艺术道路上伤痕累累

展览展出文化奖得主李文的纸本粉笔蓝人绘画,结合文本,可谓艺术家自画像,看出母亲对他的影响。一些作品以中式卷轴呈现,李文回溯中国文人雅集的传统,将亚欧艺术家朋友(如唐大雾)画进画里。李文在画中化身乱箭刺身的圣徒,寓意表演艺术道路的诸多限制,伤痕累累。他问:“艺术好在哪里?艺术是否必要?”当身体衰病,他写下诗句:“亲爱的生活,我想死;亲爱的死神,我准备活下去;亲爱的朋友,你可以帮我吗?亲爱的敌人,你可以帮我吗?”

黄汉冲受访时说,画中蓝人背上吉他,李文在日本时会拿起吉他写歌,比如《不归河》,在展厅小房间联同他在日本参与的行为艺术表演及2005年获颁文化奖的演说播放。蓝人系列回国后,曾在黄汉冲经营的独立艺术空间“灰色计划”(Grey Projects)展过。

展览第一次展出李文的亚克力黑白系列。黄汉冲说,李文本想以这系列在灰色计划办展,但在2015年仅仅完成两幅《成为禁忌》与《庞克的重生》,身体出状况被迫停下。李文在画中的艺术宣言是做艺术家不须接受规矩,与社会保持一点距离,不一定要完全叛逆。取材天安门事件,作于2013年的画作写上“为了悲剧不要重演”的期盼。

李文逝世前与友人合作完成与未完成的画作。(The Institutum提供)

到了2017年,李文的手抬不起来,无法作画,但仍有很多想法要表达,在朋友刘文超协助下完成的混合媒介《解释》与未完成的亚克力画《不要说再见!》也展出。还有作于2007年的系列《白日梦的自由,想象力之母》,是李文在黑白旧照上涂鸦黄人的出没。

李文的日本太太李智子不久前来新看展,黄汉冲说,她仍在哀悼艺术家,作品不舍得放掉,只展不卖。

黄汉冲拍下李文为他做的一场红人的行为演出《与一根叶子对话》。(The Institutum提供)

摩尔斯电码的诗歌纺织装置

展览同时展出黄汉冲的作品,纺织装置《……我们可以想象什么样的未来……》(2021)以摩尔斯电码结绳成自创诗,想象亚洲与东南亚的未来。他说,绿绳以海上浮标材质来呈现,跨海域代表东南亚,本区域海水多过陆地,岛国四面环海,因气候因素,海水上升。李文的作品也有河有海,包含朋友,也有自画像,黄汉冲亦然。

展览由非牟利组织The Institutum主办,它在吉门营房租下六个月的快闪展厅。策展人、南洋理工学院人文学院高级讲师与艺术史部门主管Karin Oen说,李文未完成的作品,加上一组跨年代的素描本,墙上的《白日梦咖啡座》作品都从李文原有的工作室搬来展出。

展览即日起至10月15日,星期三至日上午11时至傍晚6时,在吉门营房7号一楼(7 Lock Road, Gillman Barracks S108935)展出。入场免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