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七楼多功能礼堂(1 Straits Boulevard S018906)

时间:10月14日至15日上午11时至晚上7时,16日上午11时至傍晚5时

看点:中华美术研究会成立于1935年,迄今已走过88载峥嵘岁月,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画会,与本地艺术史有着大量的重叠,是研究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华美术研究会会长陈亮说,现下先驱画家如张荔英、刘抗等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一些年轻人更重视本地艺术作品。今年适逢画会88周年庆,疫情后重整旗鼓,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梳理画会的发展历程,出版纪念画册《中华美术研究会88周年展:海纳百川》,收录美术馆创馆馆长郭建超、国家美术馆策展与研究副总监辛友仁、南洋艺术学院讲师林保德等中英文美术论文,并举办讲座与美展。

陈宗瑞彩墨画《热带水果》有徐悲鸿的题款。(中华美术研究会提供)
陈宗瑞彩墨画《热带水果》有徐悲鸿的题款。(中华美术研究会提供)

画会特邀美术研究者姚梦桐于10月14日下午2时至3时30分,在华族文化中心六楼演奏厅主讲艺术史讲座“新加坡战后五年(1946-1950)的艺术场域——以华人美术研究会为中心的观察”。他从美展史料、档案来探索这时期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出现关键的转变。入场免费,无须报名。

画会现有300多名会员,本次美展展出139件作品,包括已故的19位先驱艺术家陈文希、林学大、杨曼生、李曼峰、叶之威、施香沱、吴在炎、陈宗瑞、陈仁浩等作品。

刘培和胶彩画《涂2023》。(中华美术研究会提供)
刘培和胶彩画《涂2023》。(中华美术研究会提供)

展品媒介有油画、水彩、书法、彩墨画、陶艺、摄影与数码艺术。参展会员包括留法的黄明宗、留美的吴珉权、留英的陈潮光、留日的梁其栋等,他们生长于南洋岛国,吸收域外养分,作品融合东西等不同元素,丰富多元,铺成一幅属于新加坡特有的画卷。